确立了目标后,不知是因为忙碌,还是目标以外的东西都太暗淡,夏霖好像已经很长时间都没再听见那帮人的恶言。
她没多想,生活节奏也和之前一样,除了学习更有动力之外,没什么改变。
紧接着一次年级考试,夏霖就一跃成为年级第二,和第一的曹宇青只有几分差。
“感觉怎么样?”
曹宇青笑吟吟问。
“很好!”
夏霖伸直胳膊,远远朝他弹出大拇指,说得也很有底气。
“我可得加油,省得你超过我。”
曹宇青语调里带了一丝顽皮,但显然,并非玩笑话。
之前他可不在乎别人比他考得高,甚至还会主动丢分。
但面对夏霖,竟做出如此坦白。
“我也得加油,别被你甩下了。”
夏霖认为那是曹宇青对她的肯定,心脏扑扑快速跳了几下,然后把自己的卷子也堆在曹宇青桌上,互相分析起来。
夏霖成绩一路上涨,但为人处世方面,倒还是和之前没什么区别。
不过很明显,最近针对她的非议少多了,还不乏有人替她说话。
就连她的一些毛病,都被解读成了“成功秘籍”……
总之,之后的日子还算轻松。学习有了动力,就没什么太大的困难了。
夏霖依然过着平静的生活。
学习,聊天,看书,追剧,打游戏。只不过因为有了目标,还是和曹宇青的共同目标,所以每天都更有劲头和活力。
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夏霖和曹宇青就会打开正午财经新闻。
虽然很多地方看不太懂,但还是看得津津有味,回学校后再和曹宇青讨论。
他们的目标不是什么秘密,再加上曹宇青的影响力,很快就人尽皆知。
但不是人人都像夏霖一样听了曹宇青宣传,自己也决定上船。
才高一,正是专心学习的时候,很多人连学文学理还要纠结纠结,哪里管得着两年后的事。
到那时,自己什么情况,各个学校和专业又是什么情况,没人完全拿得准。
可即便如此,曹宇青和夏霖在很多人眼中已是神仙眷侣。
又因二人咬死是友情——也确实只有“友情”的相处模式,没有越过一丝边界,所以“侣”就特指“道侣”,即志同道合的人了。
而且这词平时也没人提,只是这个概念深深埋在了每个人心里……
时光飞逝。
高二分班后,曹宇青和夏霖仍是一班,来了一些同学,也走了一些同学。
正如秋风扫落叶那天曹宇青所说的那样:世事无常。
短暂的一帆风顺,也迎来了终结。
针对夏霖的那帮人当然也被分班拆散了,但“主力”仍留了下来。
开学第一天,没被分到其他班的老同学多半仍选择了之前的座位。所以夏霖当然也能听到那些熟悉的声音。
“哎,你们认识她吗?就是坐那边的那个。”
“不认识。”
“哎我跟你说,她有洁癖,还特别会伪装。”
“你小点声。”
“没事,她听不到。你看,她又粘着坐她后面的那个曹宇青……”
但这些新人没能对上那帮人的频率,只是漠不关心地嗯啊哦胡乱附和着,显然不太在意,却也没有折了发言人的面子。
夏霖了解情况后,顿时松了口气。看着那帮人一副“所有人都会讨厌她”的样子,不由得对那份志在必得摇了摇头。
而夏霖也吸取了教训,不再对谁都冷这个脸。虽然称不上多热情,但还是主动跟周围的新同学打了招呼。
而那帮人,不知是因为撞了南墙,还是升上高二更觉学业压力,倒也没有像高一时那样,揪着夏霖的一举一动肆意攻击。安静了不少,跟转性了一样。
十几岁,一件小事就能带来大的改变,所以是充满希望的年龄。
改变虽有好有坏。但对有追求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一成不变更可怕。
而夏霖虽不想让自己太菜,却也没什么更高的追求。
从小,很多人努力才能够着的高度,她总是不太费力就能达到。但对于“自己要拼命才能办成的事”,却没什么想法。
她敬佩那些鼓足勇气、力气往前冲的人,会发自内心为其喝彩。但让自己来?算了吧,多累啊。
“第一”的宝座当然诱人,但考虑到那代价,夏霖总觉得不值。
而事实上,很多人追求第一,为的也不单单是第一。
毕竟人外有人。这个阶段的第一,保不齐就是下个阶段末尾。人总是不断攀升。等到了凤尾,才发现自己原先竟是鸡头。
没有人永远孤独求败,巅峰永远书写在未来。
就算只论现在,能位居某个领域顶点的人也是极少数。况且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很多领域本就没法直接排个高低。
这样一来,沿途的风景和战利品就尽显含量。
为什么而努力,朝哪里努力,都是问题。
夏霖此前没太思考过,原因有很多。
主要原因的话,一是因为她从小体弱,所以“身体优先于成绩”的概念早就根植在她心里;二是父母的基本面以及成就始终比她强;三是自己虽然算不上高智商,但也算不上笨,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去,不担心触底;四是她物质欲确实不高,没必要的钱基本不花,对奢侈品也没兴趣。
加上各种娱乐产品的诱惑,让夏霖觉得,这样的生活倒也多彩丰富。
直到遇见曹宇青。
倒不是说曹宇青让她变了一个人,而是他的出现,拔高了她给自己设置的上限。
累与不累、难与不难、会与不会,都是相对而言。
夏霖也是。
她习惯了那样吊儿郎当混个中上游,所以没再进行什么尝试,默认这是舒适区。
可曹宇青改变了她对“努力”的概念——教给她思路,让她事半功倍。让她看到进步,爱上提高。然后用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感化她,让她持之以恒……
老实说,夏霖确实已经习惯了如今的强度。哪怕让她放风一天,她也还是这样度过。
假期里,没了学校那种“每个人都埋头苦干”的氛围,曹宇青对夏霖的影响就更大了。
曹宇青会在“时不时莫名其妙断联”的前提下,与夏霖保持密切联系。
遇到好题?一起分享研究。
有新副本了?约好时间,刷完题马上去。
因为曹宇青上线时间不稳定,二人闲聊的机会倒是比在学校更少了。
而夏霖也没有把时间单独浪费掉。
她觉得,游戏还是有曹宇青在更好玩。加之假期的副本活动比较耽误时间,所以她总是把看书籍影视剧的时间都省下来,尽可能多学习,方便到时候配合曹宇青的时间,一起打副本。
这样的变化,让她觉得每一天都像做梦,美好、充实得不真实。
她有了恐惧,害怕曹宇青像对那些“完全没可能再提高”的人那样,对她露出那虽不带鄙视,却失望难掩的表情。
直到现在,她也找不出“曹宇青愿意跟她关系融洽”的根本原因。
但从“立志愿”的那天开始,她就知道,如果因为高考而分道扬镳,就真的很难再见了。
她从没担心过曹宇青。除了她,那些老师、家长、同学更没担心他。
曹宇青嘛,一个进化完全了的学生形态。要能力有能力,要成绩有成绩,还那么稳定,能出什么问题?
但她不一样。她知道,如果当初没有曹宇青指点,她根本尝不到“轻松胜利”的甜头,更不会像后来那样主动努力进步,然后为了目标而保持血性。
虽然她有动力后,成绩是很难大幅下滑了。但学如逆水行舟,她又不至于聪明绝顶,所以距离“稳妥”还有距离。
因为这段距离,她才不敢松懈。
对于曹宇青的稳健,也一直当未解之谜看待。
自己的动力是“想和曹宇青继续这样共同奋斗的生活”,但曹宇青的动力,又是什么呢?
难道他从记事开始,就是这样一幅无敌的模样?
嗯……也不是没可能。
对曹宇青的过去,夏霖没太了解。他没主动提过,夏霖也不是爱八卦的人。
她只知道曹宇青的父母和自己父母情况差不多,连“父母都比较忙”、“不时时刻刻盯着孩子,却也不许孩子离自己太远”都差不多。
而且他俩都算“在半放养环境下,还没长歪”的人。可能正因如此,她才从最初就觉得曹宇青亲切,也更惊叹于曹宇青的水平。
虽然曹宇青从来不摆架子,很是平易近人。但夏霖一个人的时候,还是经常觉得和他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她努力了,也做到了,但骨子里的某些东西,确实很难改写。
可毕竟,现阶段还有目标,不是吗?那就先完成目标,再说别的。
就这样,夏霖虽然心态起起伏伏,但成绩终于稳定地和曹宇青争夺着一二名,加之二人几乎形影不离,且形象都不错,一度成为校园佳话。
但夏霖心中的恐惧,就更大了。
她习惯了保持这个节奏努力,却也习惯了待在前几的位置,不敢想象自己跌落时的惨状。
那帮总是敌视她的人只是一部分,但其他人呢,心里就没有对她的一点不满?
她怕啊,怕极了。
害怕自己失去成绩优势后,继而失去现有的一切。
所以努力,努力,再努力,终于——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