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网 > 八零年代:签到系统带我起飞 > 第38章 特殊人才考核?婉儿凭实力震惊全场,这证稳了!

第38章 特殊人才考核?婉儿凭实力震惊全场,这证稳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特殊人才医师资格考核的日子,到了。

林婉儿站在市卫生局大楼前,手里捏着准考证,心跳得比平时快了不少。阳光照在略显陈旧的灰色建筑上,门口挂着“龙城市中医药特殊人才医师资格考核点”的横幅。她深呼吸,试图平复情绪。【不就是考试嘛,前世考医师资格证比这阵仗大多了。】

考场设在三楼的一个大会议室里。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年纪大多比林婉儿大,有男有女,穿着各异,但脸上都带着相似的紧张和期盼。这些人里,有的是家传渊源深厚却无学历的民间中医,有的是在基层卫生所摸爬滚打多年的赤脚医生,也有像林婉儿这样,被认为有特殊培养潜力的年轻人。

主考官席位上坐着三位老者,都是龙城乃至省里都叫得上名号的老中医专家,气度沉稳。其中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清癯,正是之前在医院会诊时见过一面的孙老。

考核分两部分,上午理论笔试,下午临床操作。

上午九点,笔试准时开始。试卷发下来,林婉儿快速浏览了一遍。题目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方剂学、内科、妇科、儿科等多个方面,既有基础概念的考察,也有结合临床实际的案例分析。林婉儿拿起笔,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作答。

李主任和王医生这段时间的悉心教导,加上她前世作为主治医师的底子,让许多题目在她看来并不算太难。遇到那些需要背诵经典条文的,她脑子里会自动浮现出书本上的内容;碰到辨证论治的案例,她则会结合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知识,在中医理论框架下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一道关于脾胃病的案例分析题映入眼帘,症状描述复杂,涉及多个脏腑。林婉儿仔细审题,脑子里立刻开始构建辨证思路。【这病人舌苔厚腻,脉滑,伴有脘腹胀满,肢体困重…典型的湿邪困脾。但又提到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这是湿郁化热的迹象。师父说过,湿热互结最难缠,得清热利湿,同时不能伤及脾胃正气。】她回想起李主任讲解湿热病时的重点,以及王医生补充的临床经验,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条理清晰地写下辨证过程、病机分析,以及推荐的方剂加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会议室里只有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林婉儿没有抬头看周围,全身心都投入到答题中。她知道,这张证书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

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笔下速度不减。

当她写完最后一个字,检查了一遍试卷时,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些时间。她放下笔,轻轻舒了一口气。感觉这次笔试发挥得不错。

短暂的午休后,下午的临床操作考核开始了。考场设在医院的一个示教室里,布置成了诊室的样子。考生一个个进去,面对“病人”(由医院的医生或护士扮演)和主考官进行问诊、切脉、舌诊等操作,并进行现场辨证和治疗方案阐述。

轮到林婉儿时,她调整了一下呼吸,推门走了进去。三位主考官坐在桌子后面,表情严肃。孙老冲她点了点头。

“请考生林婉儿,对这位患者进行诊察。”孙老指了指坐在椅子上的“患者”。

“患者”是一位面色苍白的“中年女性”,看起来精神萎靡。

林婉儿走到“患者”面前,先是礼貌地鞠躬:“您好,我是林婉儿。”

“患者”微弱地应了一声。

林婉儿开始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眼神、体型、姿态。随后进行闻诊,听“患者”的呼吸、咳嗽等声音,并询问气味。

“请问您哪里不舒服?”她轻声问道,语气温和。

“患者”回答说,最近总是胃疼,隐隐作痛,吃了东西更疼,还反酸,嗳气,没胃口,晚上也睡不好。

林婉儿一边听,一边在心里记录关键信息。接着是问诊,她按照中医问诊十法,详细询问了“患者”的起病、病程、症状特点、饮食、睡眠、二便、寒热、汗出、情志等各个方面。她问得非常仔细,甚至连“您最近有没有什么烦心事”这样的问题也问到了,这让扮演“患者”的医院医生微微一愣,随即按照设定好的病史给予了回答。

问诊结束后,林婉儿示意“患者”伸出舌头。她仔细观察了舌苔的颜色、厚薄、润燥,舌质的颜色、形态。然后进行切脉,她将手指搭在“患者”腕部,静心体会脉搏的跳动、频率、节律、力量和形态。

望闻问切完毕,林婉儿退后一步,站到主考官面前,开始阐述自己的辨证结果和治疗方案。

“根据望闻问切,这位患者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舌苔薄白,脉象弦细。结合主诉胃痛隐隐,食后加重,反酸嗳气,纳差,失眠,以及问诊中提到的情志不畅…”林婉儿思路清晰,语速适中,“我认为,这是肝气郁滞,横逆犯胃,导致胃失和降。病机关键在于肝郁脾虚,胃气不和。”

她接着提出了治疗原则:“治疗应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佐以安神。”并给出了具体的方剂名称和组成、剂量,以及加减变化。“比如用逍遥散加减,疏肝健脾;或者柴胡疏肝散合香砂养胃丸加减,理气和胃止痛。同时,可以配合针灸,取足三里、内关、中脘等穴位,疏通气机,健运脾胃,宁心安神。”

三位主考官认真听着,不时在纸上记录。

这时,孙老开口了,声音不大,但带着考验的意味:“你刚才提到情志不畅,对此病影响很大。除了药物和针灸,你认为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能做些什么?”

这个问题,正是林婉儿在治疗陈老时深入思考过的。她没有犹豫,立刻回答道:“除了药物和物理治疗,我认为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也非常重要。情志因素是导致肝气郁结的重要原因,而肝郁又会影响脾胃功能。医生可以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排解不良情绪,建立治疗信心,这对于病情的恢复,特别是慢性胃病的调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她的话让三位主考官的眼神都亮了一下。在这个年代,医生普遍更关注生理层面的病变,很少有人如此系统地提出情志疏导的重要性。

另一位考官接着问了一个更为刁钻的问题,是一个罕见的疑难病例,描述了多种复杂症状,要求林婉儿进行辨证分析。这个问题抛出来,会议室里的空气似乎都凝滞了一下。

林婉儿听到这个问题,眉头微蹙,但很快舒展开来。这个问题确实复杂,但并非无迹可循。她脑子里迅速检索着前世遇到的类似病例,以及古籍中关于怪病的记载。她深吸一口气,开始从症状入手,剥丝抽茧,一步步进行分析。

她结合了《黄帝内经》关于五脏相关理论,又引入了《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思路,甚至还穿插了一些现代医学对疾病病理的认识(当然,她没有直接提及现代医学名词,而是巧妙地将其融入到中医的辩证语言中)。她提出了几种可能的病机,并针对每种可能给出了不同的治疗方向和方药选择,思路严谨,逻辑清晰。

特别是当她提出其中一种罕见病机,并引用了一本不常被提及的古籍中的观点进行佐证时,三位主考官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孙老更是微微欠身,仔细听着林婉儿的阐述,不时轻轻点头。

【看来这题算是答到点子上了!】林婉儿心里闪过一丝窃喜。

当她结束阐述时,会议室里一片安静。三位主考官没有立刻点评,而是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随后,孙老脸上带着明显的赞赏,开口说道:“林婉儿考生,你的辨证思路很开阔,考虑问题全面,特别是对情志因素的重视,以及对疑难病例的分析,很有见地。基本功扎实,临场应变能力也很强。”

他没有直接说“你通过了”,但这话的分量,在场的考生都听得出来。

走出考场,林婉儿感觉双腿有些发软,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一种巨大的、如释重负的轻松感。她成功了!她凭借自己的真本事,在这个时代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几天后,医院正式公布了特殊人才医师资格考核的通过名单。林婉儿的名字赫然在列。

李国手亲自将那张盼望已久的【医师资格证书】交到了林婉儿手中。证书是竖版的,上面印着国徽,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证书”,以及她的姓名、照片和执业范围——“中医”。

证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林婉儿看着上面自己的名字和照片,眼眶微微湿润。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纸,这是她在异乡拼搏,靠着前世的知识和今生的努力,赢得的认可和立足的凭证!

“好样的!没给我丢脸!”李国手拍着她的肩膀,脸上是抑制不住的骄傲,“我就知道,你这丫头行!”

王德斌站在一旁,嘴角也挂着淡淡的笑意,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里的赞许是实实在在的。

“谢谢师父!谢谢王医生!”林婉儿向两位老师深深鞠躬。

李国手笑着告诉她:“医院已经收到通知了。婉儿,准备一下,下个月开始,你就是我们中医科的正式医生了!”

【正式医生!】这个词在林婉儿耳边回响,带着一种踏实而美好的回音。她在这个时代,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她捏紧手中的证书,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