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实在想不通刘晚为什么这么生气。
在她看来,上一段感情两人都挺享受的。这种不用负责、只谈快乐的感情,不比那些挣扎纠结、爱恨纠葛的感情好上数倍吗?
难道是当初和他断联的时候太干脆,伤他心了?
何如努力回想着自己到底是找了什么原因提断联。
好像是说什么异地无法维系感情之类的鬼话吧,她那时正忙着物色外国帅哥,哪有精力想这些,虽然最后也没实际对外国帅哥展开什么行动就是了。
不过她确实有些惊讶。
她从大学起就在临州,毕业了也回临州工作。临州是南方的某个省会城市,离她老家又近、经济也发达,同学的人脉也广,所以她才会选择临州发展。
可刘晚的老家却在北方的平州,虽然也是省会城市,他们家却住在下面的一个县城。他们还在一起的时候,刘晚就老说将来想回省会的中心区发展,机会很多。
当时她刚出国的时候,听说刘晚来了临州工作,还问过他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晚的解释是,南方机会多,来南方看看机会,将来回北方更方便发展。
她也没有多想,可现在这样,刘晚都在这里入股工厂了,三年五载的肯定回不去,她现在也搞不清楚刘晚到底在想什么。
还没等她来得及进一步细想,小汪的电话就轰炸过来了,“如如宝贝,怎么办怎么办,明天就要去参加新青年峰会论坛了,我还是没选好衣服,也不知道怎么和人打交道,慌死了慌死了。”
何如摇了摇头,把刚刚的思考都抛之脑后,笑着回道:“别多想了,我这边理好东西就去你家找你,帮你挑衣服,教你怎么和其他人说话,安啦汪汪宝贝,等我。”
她挂了电话,飞速从衣柜里抓了一条明天去参会的礼裙,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就打车去了小汪家。
小汪这个人,也是一个奇女子。何如和她自高中认识以来,就一直是最好的闺蜜,但她们的性格却完全不同。
何如是那种凡事都要闯一闯的性格,总是有很多目标,而且咬定了目标就一定要完成才罢休;小汪却是一个得过且过,随心所欲的人。何如在高考那年卯足了劲,考进了隔壁省最好的985大学的王牌专业——金融系;而小汪当时的分数只能勉强够到那所985大学的吊车尾专业——外语系,还特别危险,但最后就是擦着线录取了。
结果,入学第一年,外语系就来了个很有背景的院长,大力推行学科改革,成功在大三那年将外语系申报进了“国家3A级”专业,还和美国藤校搞访学交流,联合发刊,被省教育厅批示的红头文件点名表扬。这下,他们外语系一下从吊车尾专业成功晋升新宠专业,每年的经费都多批了不少。
在小汪毕业那年,他们外语系的录取分数已经水涨船高,各大招聘单位也颇为认可,一些高薪的外企和大厂都向他们外语系的学生打开了便利通道。但小汪依旧保持着她得过且过的作风,用她的原话就是“搞那么累干嘛,真的卷不过那些人”,于是她决定投一些临州本地的企业,找一份薪资过得去、不用加班的工作。
然而离奇的是,正当小汪忙毕业季、改简历的时候,她们专业的一位大拿老师突然联系她,让她去临州最顶尖的教育研究所做外语教育研究员,不仅可以跟着最顶尖的教授做研究,3年之后还可以直接进临州大学做“教育顾问”。挂上这个名头,每个季度去临州各个教育机构开开讲座都能赚不少钱,更何况这份工作还“事少离家近”,知道消息的同届毕业生都羡慕不已。
至于这个人人眼红的香饽饽为什么会砸到小汪头上,其实还有一段渊源。
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小汪的本科导师联系了他带的几个学生,说有个本校老师的小孩在上初中,需要找个家教,问有没有人愿意去做家教老师。可当时大家要不在忙着考研考公,要不在准备出国,只有小汪这个啥都没打算的闲人有空,于是就去做了家教老师。
一去人家家里,打了个照面才知道,原来这个找家教的本校老师,正是他们专业的一个大拿。小汪和那小孩相处得不错,大拿也特别喜欢小汪,于是知道她在找工作的时候,马上就联系了她在临州的好朋友,就是那个教育研究所的所长,让他帮小汪安排工作。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小汪就是那种天上随便飘一片馅饼,都能正好飘到她脑袋上的人。
用何晚的话来说就是:“傻人有傻福。”
而当何如风尘仆仆地赶到小汪家的时候,却发现这个“有傻福”的女子快要抓狂了。
原因无他,主要是这次的新青年峰会论坛,小汪的顶头上司张教授正好出差,于是就由小汪代为参加,这本来是个很好的结实人脉的机会,但对于资深社恐人士小汪来说,却是地狱般的考验。
何如放下行李,一把抱住瘫在沙发上的小汪,疯狂地呼噜她的头,“小汪bb,我来啦,别怕别怕,我给你撑场子。”
小汪还是呆呆的,“如如,我还是有点后怕,要不是这次论坛的主题是‘科教兴国’,把科技和教育人才安排在一个场子里交流,咱俩哪有机会凑一起?说不定我就要孤军奋战了。”
何如弹了一下她的脑袋,“要不说你个小朋友运气好呢,我本科的导师正好是研究金融科技方面的,她正好懒得来,我就乐意代劳了。咱们本科都在隔壁省读的,临州这边人脉少,正好趁这次大会多积累积累,认识一些临州这边的科教人才,对将来的发展都有帮助的。”
小汪窝在她怀里,闷闷地说:“我是真怕社交,也怕尴尬,更怕丢了我导师的面子,一想到这个我吃饭都不香了。”
何如笑了起来,“小汪宝宝还有吃不下饭的时候呀。我教你一个万能的社交大法,遇到别人过来找你聊天,能答则答,不能答的话,微笑和点头就够用了。再说了,你们张教授的面子哪有那么薄,是你丢两下就能丢没丢吗?实在不行你直接把胸口的名牌摘掉,不承认你是张教授的弟子就行了呗。”
小汪听得两眼放光,一下子坐直了身子,“如如,还是你鬼点子多!”
小汪心情一好,胃口就跟着好了起来,她哼着小曲走进厨房,对何如喊道:“如如,还没吃饭吧,想吃什么我做给你吃!”
何如打开冰箱翻了翻,“这包菜还剩半个,香菇还有几朵,西红柿也有几个呢,帮你清清这些库存得了呗,剩什么做什么。”
小汪说道:“那怎么行,如如宝贝这么鼎力相助,我肯定要把最好的存货拿出来呀,去,帮我把冷冻层的澳洲牛排拿出来,我正好也馋了,给我拿去化冻。”
何如笑着帮她打起了下手,窗外暮色四合,家家户户的饭菜香气相互萦绕,将莹白的月光也染得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