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的朱色自动勾勒出形状,寒迹还以为是辞远画的并未起警惕,只是觉得奇怪,辞远也不藏一下,就这样让符印直接冒出来合理吗?
但这个念头还未来得及细想,他便忽然感觉指尖一刺,随后,阵痛从掌心钻入,恶毒地爬上手腕。
寒迹手一抖,被瞬时疼痛影响的视线还未完全恢复清明,眼前又是一晃。
符纸飞散,一条巨木粗细十余米长的巨蟒,和一头光是迎面骨就比之人高的野豹凭空出现,在密室里显得局促万分。所有人戒备心大起,常年受训的弟子们立即结下剑阵准备御敌,灵力蓄势待发。
意料之外,剑戟未出,蟒蛇与野豹先行缠斗,打的不可开交。
这来历不明的妖兽攻击的对象竟不是他们!
众人莫名其妙欣赏了一出二兽相杀的大戏,这种局势下,他们作为战场外的人不去惹麻烦似乎才是最好的选择——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吧???
最终是巨蟒占据了优势,野豹被蛇吞噬后,凭空消失,蛇腹也不见起伏。
巨蟒盘起身体,向他们缓慢游来,庞大的身体压迫感十足,每个人的神经都紧绷了起来。
终于要对他们下手了!
可最终,巨蟒没有表现出任何攻击性,只是顺从地来到寒迹身边,在寒迹面前低着头,纹着诡异花色的脑袋乖顺轻触他的指尖。
寒迹回过神来,看了看自己还淌着血的手,和不知在什么时候画好的红色符咒,以及震惊围观的众人——他实在是很想说,你们先不必这么看他,先让他这个当事人缓一缓。
“辞远,你做了什么?”当那条巨蟒朝自己游来的时候,寒迹便已经猜到了这个场面是谁的手笔。
“情况紧急,只得以牵枢助师叔完成符咒,得罪了。”寒辞远话中并不带几分歉意。
有人先他一步将唤灵符做了手脚,且对方先行启动了灵术。他只得当机立断用寒迹的血作墨,灵力为媒,趁着其余妖物还未现形,强行压制对方的灵术。再夺了一张唤灵符的“契”,将巨蟒化为己用。
寒迹微讶——所以刚才是辞远把自己也当傀儡使了?
好吧,看来辞远对谁都一样狠。
话又说回来,傀儡术快是真的够快,寒迹终于明白辞远那句“没人能快过我”的肯定是哪里来的底气了。
只是代价也不小。
寒迹整条右手的经脉都被牵枢贯穿,虽说以他的疗愈术,这点伤不足挂齿,但若离了他的木灵,这么个伤法对谁来说都够呛。
了解清楚情况,寒迹将血点在巨蟒眼间,巨蟒便依寒迹心意化作光点游回了唤灵符。他面向众人走走形式般解释了一下:“正巧,此术我也在辞远收藏的秘术里见过。”
辞远公子威名远扬,真是万能的借口。
不过这次的寒迹还没得到意料之中的拥簇,一阵阴森森的感觉又爬上了他的脊背。
“寒掌门……”弟子们言语飘飘,像是看见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寒迹:“?”
他回头,只见一个倩丽的女子在烛台前。
长发泼墨,她明明是人形,却横生一股妖气,虚无的影子更是渗出阴森森的鬼气。
她嘤咛着:“红烛泪止照孤影……瀑冷霜情欺寒夜……”
“夜深了。”
说完,她吹灭了一根蜡烛,颇具威慑性地在人群中看了一眼,然后便消失了。
这时只见一缕青烟飘向其中一个弟子,心惊下,那名弟子几乎不敢,或者说不能动弹。
萨那尔离得近,又比其余人有眼力,看到青烟逐渐在那名弟子心口凝聚出一团幽火的影子,他猛然间回神,将那个弟子拉开。
幽火在瞬间成型,形成一个剧烈收缩的黑洞,虽没有光发出,但在场没有人感受不到那恐怖的能量,若是没有萨那尔及时出手,恐怕此时那名弟子的心口已经成为一个空洞了。
攻击落空后的青烟又渐渐飘回了红烛上,红烛重新点燃,刚才的事就像没发生一般。
众人惊醒: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祭献?
生死门,献生得死。以生门性命做媒,换死者回归。真就是这么个以命抵命的换法!
说到底,还是让他们自杀,只不过要按幕后之人的手段来自杀:熄灭蜡烛,让蜡烛的幽火吞噬心脏来完成仪式。
这不就是个死局吗?
本以为和消失的野豹一样,那妖怪既没了踪影应当不会再作妖。可众人还未从震惊中脱身,她飘忽不定的影子又现,继续吟唱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语。
随后她吹了另一根蜡烛。
寒迹无语至极,既设此局,规则为“祭”,生门之人却不能全凭自己意愿选择,又专门派只妖来帮他们熄蜡烛做什么?
还是说幕后之人怕他们太蠢一下子找不到门路?
那“提醒”一次不就行了,时不时又冒出来是什么意思,这妖是死门那边的人吗?
那妖靠近蜡烛太近,来去无踪不好攻击,加上她每次现身都带着威慑,被选中的人着了道却动也动不得,他们一众人在这边光凝神躲避幽火,相护拉人就有的忙活,破局之事难上加难。
“辞远,能不能用唤灵符收了她!”寒迹向寒辞远求助。
“师叔说的轻巧,你何时见唤灵符唤出的妖是个人形?”
若那只妖若是和此处的唤灵符一个年岁,也不知是多少年前的大妖了。纸面能刻下的禁制有数,区区纸符,哪里来的本事缚得住她?
寒辞远瞥了一眼烛后的棺材:看来是以棺为符,厚重的棺木上的符文对于那只大妖来说除了制,还有压:“那妖生前至少是一方妖王级别,现下她举止并不呈疯相。我的建议是,不要与她硬碰。倘若刺激到她,神志不清之下将蜡烛全部震灭,届时便祝师叔能顺利收场了。”
寒迹忍不住在心里反问:这还不疯???吹他们命做的蜡烛跟玩似的。
寒辞远却冷静的很,幽火未落到自己身上,他不分精力警惕,也不管别人。
场面混乱,他在角落里回忆着当时的场景——烛灭幽火现,幽火未中,则青烟飘回,蜡烛继续燃烧,仪式继续。
纵然幽火威势了得,但毕竟受制于阵法威力,并非完全一击即死,毫无余地,就像即使毁阵,像寒迹那样修为的修士也不至于担心身陨。
那么倘若幽火击中,人却没死,生死门又当如何裁定仪式是否完成?
生门对献出生命的标准是什么?或者说,生死门判断生门中人死亡的标准又是什么?
天道算人命数,知人生死,是定人与阳间之因果是否断绝。因果属于天机,生死命数的因果更加无常,非得道者寡解,惟天道可见,这也是天道对于人间事算无遗策、维持秩序的保证。
只是区区人阵,既没有天道之眼,哪来的本事通晓阴阳之法,裁定人之生死?
所以这个仪式一定有一套特定的规则,去判断阵法内的人是“生”还是“死”。
寒辞远思杵片刻,便主动将手放向了“香烛”处。
寒迹这边刚守完一个人,转眼就看到主动要去“做祭品”的寒辞远。与方才还尚留有时间去拖开的弟子不同,辞远离红烛太近,青烟即刻笼罩下,寒迹已经“看到”了辞远心口燃起的火即将形成漩涡。
电光火石之间,寒迹几乎来不及盘算,便以空间之法与寒辞远换位。
寒辞远没有迎来预计的攻击,就感到眼前一花,自己便站在了寒迹原来的位置。
与此同时,幽火的漩涡在寒迹心口剧烈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