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网 > 拒嫁东宫 > 第12章 12

第12章 1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谢柔徽愕然回头。

抓住她的人不是旁人,正是长信侯夫人,她名义上的继母——崔夫人。

崔夫人一身孝服,脸上的泪痕未干,神情冷淡,好像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

见到谢柔徽惊讶的神情,崔夫人后退一步,丢下一句话离去。

“你若是想去,我也不拦你。”

望着崔夫人渐渐走远的背影,谢柔徽百思不得其解。

每次见面,崔夫人都态度冷淡,匆匆就把谢柔徽打发走了,生怕和她多说一句话的样子。

但要是因此断定,她有什么坏心思,谢柔徽是绝对不相信的。

就在此时,走在最前头的谢珲突然停下脚步,回头望了一眼谢柔徽。

那一眼复杂,说不上喜爱,也谈不上厌恶。

谢珲招来侍女低声吩咐了一句。

只见侍女点头应道,朝着谢柔徽走来,毕恭毕敬地道:“七娘子今日辛苦,去小灵堂歇息一下吧。”

正堂之上的灵堂是专为主人与宾客祭拜所用。

而两侧的小灵堂则是供家眷守灵时歇息之所,宾客一般不会进入。

侍女着急离开,甚至忘了给谢柔徽点起一盏小灯。

一切安静下来。

幽幽月光透过敞开的窗子照进来,倾泄一地,照亮了供桌之上的灵位。

“显妣凉国夫人安氏慈心之灵位。”

老夫人的丈夫和儿子都是平平,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政绩,更不能为女眷请封一个超品的国夫人诰命。

是谢贵妃为她请封的诰命。

谢柔徽跪在蒲团之上,望着老夫人的灵位,怔怔出神。

这一刻,她忽然想到了自己的阿娘。

阿娘去世的时候,她是不是也跪在阿娘的灵位,看着阿娘的灵位呢?

那阿娘出殡的时候,有没有这么风光,有这么多的人来吊唁呢?

谢柔徽不知道,或者说她根本不记得了。

由远及近的脚步声打断了谢柔徽渐渐飘远的思绪。

“贵妃与殿下深夜到访,臣侍奉不周,有负圣恩。”

是谢珲的声音,谨慎谦卑。

一道温柔的女声响起,纱幔轻扬。

谢柔徽仿佛嗅到了随风送来的香气,似有若无,不像熏香。

“兄长不必拘谨,让我送母亲最后一程吧。”

谢柔徽好奇地向外看去,层层纱幔阻挡,人影绰绰。

随着贵妃的动作,珠玉碰撞,鞙佩将将,清脆悦耳。

其中叮的一声,像是有什么东西滚落在地。

声音细小,没有人察觉。

谢柔徽暗暗想道:贵妃身上一定戴了很多首饰。

过了一会,贵妃的声音再次响起。

“曜儿,为你外祖母上一柱香吧。”

这就是太子殿下了吧。

谢柔徽正想着,忽然听见一道熟悉的声音:“是。”

谢柔徽眨了眨眼,有些不敢置信:这声音,怎么这么像姚元?

她悄悄起身,扒在门边偷偷向外望去。

只是纱幔扬起又落下,昏暗的屋子里站满了人,根本看不见站在最前方的太子。

见她探头探脑的样子,侍立在侧的侍女神色顿时紧张起来。

她压低声音,催促道:“七娘子,快进去。”

侍女把谢柔徽的目光挡得严严实实。见状,她只好坐回原处。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挽歌声久久不息,盘旋在灵堂之上,尽显哀悼之意。

一曲终了,贵妃身边的女官道:“娘娘,该回宫了。”

贵妃似乎叹了一口气,“走吧。”

谢柔徽轻手轻脚地走出来,堂上空旷无人。

贵妃与太子已经离开,长信侯府的其余人都随行相送。

夜风从窗外吹入,供案上长明灯的灯芯也随之摇曳。

只有一身丧服的侍女,静静肃立在灵堂左右两侧。

谢柔徽望着祖母的灵位,恭敬地为她磕了最后一个头。

触地的声音清脆,结结实实的一下,谢柔徽的额头瞬间浮现一个红印子。

她抬起头来,忽然狂风大作,素白灵幡翻飞。

长明灯摇摇欲坠,眼见就要从供桌上滚落。

这可是大不吉之兆。

侍女面露惊恐,惊呼正待脱口而出,下一刻戛然而止。

一双有力的手稳稳托住滚落的长明灯,动作迅速,重新放回供桌上。

谢柔徽镇定地道:“去取火折子过来。”

堂上所有烛火都被这阵狂风吹灭,陷入沉沉的黑暗。

侍女连忙应下,跌跌撞撞地跑了出去。

待侍女取来火折子,忽见灵堂外出现一群若隐若现的影子,被吓了一大跳。

再定睛一看,才发现是太子殿下去而复返。

她连忙跪下行礼,太子身后的宦官提着一个熄灭的灯笼上前,语气和善:“这位娘子,可有火折子?”

侍女连忙点头,将灯笼里的蜡烛点亮。

“先起来吧。”

太子温润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发生何事了,为何如此慌张?”

侍女声音发颤,将刚才长明灯差点打翻的事情说了出来。

灵前供着的长明灯,可是用来为逝者安魂、引路。

众人神情各异,鼻观眼眼观心,大气都不敢喘,皆等着太子殿下发话。

这种沉闷的氛围令侍女更加害怕,她浑身战栗,每一分每一秒都格外漫长。

太子终于开口。

他淡淡地问:“你既然说是差点打翻,那是怎么一回事?”

侍女如蒙大赦,连不迭地道:“多亏了七娘子,是七娘子把长明灯接住了。”

元曜转头看向身边的宦官,问道:“我怎么不知道长信侯府还有一个七娘子?”

长信侯府的女眷每年都会进宫给贵妃磕头请安,元曜有时会凑巧碰见。

但他从来不曾听闻,还有个排行第七的表妹。

太子身边的内侍郑贺神色惶惶,他从小伺候太子长大,深知其中的内情。

但这关系到圣人和贵妃,实在不能说出去。

他毕恭毕敬地道:“回殿下的话,我听说七娘子仰慕贵妃娘娘的德行,自小在外清修,是以殿下不知。”

元曜思量他的话,不动声色地道:“看来谢七娘子也是至纯至孝之人。”

“将灯笼里的烛台取出来。”元曜吩咐道。

郑贺弯腰将它呈到元曜面前,惊疑不定地道:“殿下这是要……”

元曜已然接过烛台,幽幽烛火照耀着他的脸庞,泛着玉石一般细腻的光泽。

他温声道:“我身为外祖母的外孙,身体里流着她的血,自然要为她尽孝。”

“外祖母生前我未曾侍奉左右,如今这盏长明灯,便由我使之幽而复明。”

此言既出,在场之人无不惊骇。

自古先君臣,后父子。

贵妃与太子亲至侯府吊唁,已是莫大的荣耀。

如今太子纡尊降贵,口言侍奉,这份福气哪里是凉国夫人承受得起的,哪里是长信侯府承受得起的。

不待众人劝阻,元曜已经抬步走了进去。

堂内昏暗,元曜借着烛光,看清一个女郎身穿丧服,跽坐于灵前。

背影似曾相识。

元曜手持烛台,眉眼间仍然是一贯的笑意。

他缓缓道:“表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