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137章 回代州

第137章 回代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要是没什么话想说,也可以不回信,给不给钱也是自己定,你们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

晚饭后,程颂和黎仁诚去了代州男孩的院子,把二十三个代州女孩也都喊了过来。信里一共提到九个孩子,有男有女,而且都是十岁以上的。

黎仁诚和程颂都清楚,通常十岁以下的孩子就是被卖去做了奴仆,也很少能挣到工钱,主人家最多给口饭吃。想领工钱至少要长到十三四岁能干点重活才行,所以那些低龄孩子的家里估计都以为他们挣不到钱,所以才没送信过来。

不过如果这次崔勇他们给了钱,明年来信要钱的人家可能就多了。

穷困经常会压低人的道德底线,这中间的对错也含着不少无奈。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两人心里还是会忍不住心疼这些已经被卖过一次的孩子。

听完程颂的话,院子里变得很安静,孩子们似乎全都陷入了茫然。收到消息的孩子听说家里来了信是高兴的,可信中的内容又让人有些难过。

比起去年刚被程颂买下时一个个身材枯瘦小脸蜡黄的可怜样,如今孩子们不仅长高了,一个个精气神还都特别足。生人见了肯定看不出他们是被家里卖掉的苦孩子。

刚开始挣工钱时,不少孩子就想过把钱送回家里。作坊吃得好住得好,他们没什么花钱的地方。而家里虽然靠卖掉他们换了一两银子,但日子肯定不如作坊这里。

最开始没把钱寄走是他们不知道怎么找人写信送钱。后来这些孩子私下商量过,为了救下他们少爷花了不少钱,觉着应该攒些钱将来还给少爷,不能辜负了这份恩情。等他们再大一些,能够独立出远门了,再带着钱回家看看。

虽然去年就给家里传过信,但代州那边没有一个人来看过他们,除了最早那个确认收到消息的口信,也再没有来过信件。忽然收到要钱的消息,孩子们自然有些无措。

家里既然开口了,那就应该给钱吧。除了工钱,少爷还时不时发点年节奖励,他们每人手中都攒下了二十多两银子。可就这么给了钱,孩子们心里又都有些说不清楚的委屈。

那些没有被要钱的孩子心里也不好受,不知是家里不缺钱了,还是把他们忘了。

只有最小的几个娃娃没太明白当下的情况。他们被卖掉的时候太小,一年多的时光已经淡化了他们对原本就不重视自己的那个家的印象,真正彻底地把学田这里当成了家。

“少爷,我想回去一趟。”

听了程颂的话,崔勇首先开了口。

“你回去?若是不信任那送信人,我可以雇人给你家中送钱,不用你回去。天太冷了,你想回去可以等开春天暖和了。”

程颂看出崔勇不放心家里,可他也不放心孩子大冬天的赶路。

见少爷先是关心自己的安全,崔勇心中被家信伤到的那处不觉暖了几分。不过这封信确实让他心里有几分不踏实,而且这份不踏实还不止是要钱的事,他还是想自己回去看看。

“多谢少爷关心,还是我走一趟吧,家里还有弟弟妹妹。”

“想回去看弟弟妹妹?嗯,也行,我让张樘李江驾车送你。既然回去了,就顺便给家里带点年货,制糖院还有不少果干,再买些梨子林檎,一起给你弟弟妹妹带回去,多买些,几家分分。”

见崔勇坚持回去,程颂也不劝了。崔勇年纪不大,但胆大稳重。代州少年们也隐隐以他为首,让他做代表回去也好。虽然家信中没有一句关心问候,但程颂能看出不少孩子面上失望,心里应该还是记挂家中情况,有个人回去看看也好。

至于他们愿意给家里多少钱,程颂和黎仁诚都不打算干涉。每家情况不同,要是收了钱能念着孩子们的好,彼此有个念想也算好事。要是有极品只打算靠着孩子吸血的,看清实情今后也少了惦记。

“不用带东西,我就是有些担心家里,想回去看看,不带东西能快去快回。”

崔勇没想到少爷还要安排两名镖户护送他,赶紧推辞。但他哪里拧得过程颂,最后只得答应,但东西真的不用带了。空车往返最多五六天,东西多了路上费时,他不想请假太多,也不想耽误张樘李江的时间。

“那行,你自己定。”

程颂看出崔勇似是有话没说尽,关乎家里,他也不打算过度干涉。

定好崔勇回家后,程颂和黎仁诚回了秀才院。给孩子们留出空间,让他们自己商量决定是不是送钱送东西回去。要是需要帮忙或是钱不够就过去找他预支工钱。

第二天吃过早饭,崔勇就离开了。临走前他告诉程颂他们决定每人给家里送回一两银子。毕竟是自己爹娘,虽然把他们卖了,但既然自己有了能力,帮扶家里一下也是应当。

不过这一年里程颂给他们灌输过不少做人的道理,既化解了一些当初他们对家人卖掉自己的怨恨,也懂得了量入为出的道理,不会傻乎乎地把积攒全送回去。

天冷路上不好买吃食也无处加热,程颂给他们带了水囊和饼子素包子,还装了几罐酱料和不少果子,最后还给了崔勇一袋碎银。

“这里面有三十两碎银和两张一百两的银票,若是家里那边真出了什么事,就用这个钱,别舍不得,你家少爷有钱。”

程颂嘱咐孩子。带太多钱也不安全,程颂觉着二百多两差不多了,要是真遇上了需要大钱的困难,肯定信里就说了。

“谢谢少爷!”

崔勇明白这银子是给他预防万一用的,拒绝也没用,仔细装好就上车离开了。

“这一去至少五六天才能回来,还能赶上小年吧。”

程颂揣着手小跑回了秀才院。

“今日十六,应是赶上了。少爷,我们等崔勇回来再放烟花吧?”

跟着跑的画砚学着他家少爷也把手揣进袖中,嘴里数着日子回话。去年他们是小年夜放的花炮,还有七八天,希望崔勇能赶上。

“那是自然,对了,得去给王止传个话,今年咱们须多买花炮,不止学田,南北新村也得放。”

“好啊好啊,少爷,我想跟王大哥一起去买行吗?”

画砚激动道,他看过放烟花,可没去买过。听说除了烟花,年底云州街面上还有好多新鲜年货,他特别想去看看。

“是不是想去看你那兔子画卖得如何?”

回到屋里,程颂脱下暖裘,笑着问道。

“那肯定也想看看,嘿嘿……”

“行,那咱们一同去吧。”

“啊?同去?真的吗少爷?”

“自然是真的。”

“那梁言梁文和二少爷能去吗?”

“你去问问,想去就都去。”

私塾也快放假了,程胜和勤学还是等着和程颂一同回青寿,那就正好一起先去云州。

“欸!”

“黎兄,我们一起去买年货吧!”

画砚刚跑出去,程颂就凑到了黎仁诚跟前,发出了诚挚的约会邀请。

“好,对了,去年衙门传过信,说要是再放烟花需要提前去报备。”

黎仁诚打算趁着买烟花再去趟府学,上次考试结束后他就回来了,自觉答得不错。但既然要去云州,就顺便去问问考试结果,疑难之处也能请教一下夫子。

“对对,要报备,今年咱们多买些,要不回头给衙门也送些过去。”

年底程颂肯定要给衙门送些年礼,自家那些吃食都准备好了。烟花价钱不低,估摸着衙门舍不得买。自己常去麻烦几位大人和官差,多送些年礼也是应当。

说走就走。去衙门递交了放烟花的申请报备,程颂和黎仁诚就带着几个都想去逛买的孩子出发了。

“拿好这个。”

等程颂先上了骡车,黎仁诚递给他一个装好木炭的手炉,接着把另外几个手炉送到前车,让几个孩子也都抱一个。

冬日坐在车里不动更容易受寒,他就多备了几个暖炉,还让大姐帮忙缝了布套。

程颂容易晕车,黎仁诚担心他冬日坐车更难受,不过程颂说无事,他有预防晕车的药。具体什么药黎仁诚没问,只给他多备了一件厚袍,知道他吃了那药容易犯困。

一路无事,到了云州后他们照例先去了府学。程胜和勤学还没来过云州,更没去过府学,程颂便带着几个孩子一起跟来了。

去找夫子前,黎仁诚先把他们都送去了藏书阁。正无聊的廖阔见到他们几个很是惊喜,把人都迎进了自己平日办公的屋中,这屋里有炭盆暖和一些。

“稍等。”

见黎仁诚要去找夫子,廖阔把人喊住提醒了两句:

“这几日府学中有些对你不利的传言,一会儿去夫子那里对答要更谨慎些。”

“什么传言啊?谁传的?想干嘛啊?”

没等黎仁诚询问,刚坐好的程颂立马弹起来了。

“呃……不算什么大事。就是黎贤弟成绩太好,有些人嫉妒眼红,说了几句酸话,不用过于理会。”

被程颂的高声三连急问惊了一下,廖阔赶紧回道。

“嫉妒黎兄学习好?那他们自己也努力去啊,说别人有屁用!说黎兄不好他们就能考高分吗?!”

“高分?”

廖阔知道程颂和黎仁诚关系好,但也没料到自己这一句话就把程颂尾巴点着了,想安抚两句,又好奇高分是什么意思。

“啊?啊……就是成绩优等的意思。廖兄,他们具体说什么了?”

程颂心虚了一下,但也不太虚,赶紧接着问。如果只是普通的嫉妒,背后说点酸话,廖阔没必要特意提醒,肯定是这话造成了一定影响才需要注意。

“确实不算大事。前几日府学把岁考的榜单贴出来了,黎贤弟又是第一。若是换个人成绩好,他们也不好说什么。但你平日不在府学上课,便有人揪住这个说你仗着天赋好,看不上夫子教的课才会常年缺席,只在考试过来也是为了炫耀天赋的。”

廖阔想了想还是把话向黎仁诚说清楚了。

“说这话的人没几个,你也不用太在意。总有些人见不得别人好,嫉妒你的人也一直都有,以前也有人想借缺课的事挑你的错,也没真闹出动静。”

大琞的官学有条很少用到的学规,连续缺课三百天的学子不能参加当届乡试。不过这条规矩几乎就是摆设,但凡想考科举的都不会连续缺课将近一年,而如果真有特殊情况,像是身体不适需要养病之类的,府学也会批病假,不会真用这个理由拦了考生的路。

黎仁诚虽然缺课多,但重要的考试他都参加了,所以缺课总数可能够了三百天,却不是连续旷课,所以想用这条规矩找他麻烦的人自然无法得逞。

之所以最近会有这样的传言出来,就是因为很少上课只来考试的黎仁诚文章却做得越来越好,嫉妒他的人就跟着多了些。而且这次的传言还把无视夫子加进去了。

府学的夫子并非都与黎仁诚熟悉,一些不了解他的人难免有些看法,所以廖阔才提醒他去请教夫子时多些小心,怕有人会为难他。

“多谢廖兄提醒。”

谢过廖阔后,黎仁诚又安抚了一下程颂,说自己会尽快回来,让他无需担心。

“不急,若是夫子为难,你就耐心听着,那些嫉妒你的人就用成绩气死他们。夫子要求你回来上课也可以,我带银票了,下了山咱们就买房去。”

程颂虽然生气有人诋毁黎仁诚,但脑子没糊,知道就算有夫子为难也得尽量忍着。科举除了看成绩,也看品德和名声,绝不能被那些流言影响到得罪了夫子,扣上不敬师长的帽子,着了那些小人的道。

“颂弟放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