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23章 放榜

第23章 放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预考结束那日,虽然程颂押中了考题,画砚也将经义的卷子都默了出来,嘴上说着自己预考的任务应该算完成了,但心中肯定还有期盼,这也是程颂几天里没少给他安排活儿的主要原因,每天忙着当领队就没那么多功夫忐忑成绩了。

榜单会在放榜日巳时前贴到县衙门外,程颂和黎仁诚一早陪着画砚进了城。

本来黎仁诚月初就该回家准备麦收了,推迟两日就为了陪画砚等待预考结果。

预考每个县的通过名额只有三四十,多年不中还在努力的考生加在一起也有好几百,一大早县衙门外的拥挤程度不亚于考试当日。

他们仨眼睛都好使,但只有黎仁诚个子够高,视线能越过挡在前面的人群,衙役刚把榜单铺开,没等粘实,黎仁诚就看到了画砚的名字。

这么好找也是因为每个科目都是单列的,画科那里就一个名字:程颀!

“中了!”

黎仁诚笑着对程颂和画砚说。

程颂是蹦着高找的,抻着脖子跳了好几次终于看到画砚名字了,高兴的直搓孩子脸:“中了中了!画砚考中画科了!哈哈哈哈哈!!!”

画砚个子太矮,被前后的人群挤得站立都费劲,根本看不到榜单,听黎秀才和少爷都说自己中了,他还有些蒙得不敢相信。

黎仁诚看他表情有些呆,直接掐住腋下将人举了起来:“看见了吗?”

“看,看到了,画科,程颀,就,就是我!少爷,黎秀才,我真通过预考了啊!!”

终于看到了自己名字,画砚的小脸也涨红起来,这次不是缺水,实实在在就是激动的!

“真过了!还是第一名!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程颂乐得停不下来,不明所以的旁人都以为他们三人中考上的是这位扭得不像样子的俊俏小公子。

知道结果就不用在人群里挤着了,黎仁诚右手拉着激动攥拳的画砚,左手扶着止不住与天地搏击的程颂,匆匆离开了县衙门口。

“走!下馆子!黎兄,县城最好的馆子是哪家?和乐居?”程颂抓着黎仁诚问。

“预考虽算不得功名,也有差役上门告知结果,学田离县衙不远,今日还是应早些回去。”

黎仁诚提醒另外两人。

“章小郎君说和乐居的蜜炙肉还不如少爷做的蜜汁排骨,别去浪费银钱了,少爷,咱们回去炖肉吧。”

画砚也还激动着,但听程颂说要去和乐居给自己庆祝,还是没好意思答应。

“蜜汁排骨?回去做来不及,咱们直接去章家肉铺,买排骨,买肘子!”

程颂已经收了章家两个多月的分成,还没去铺子看过一次,难得进趟城,倒数第一的少爷很想去炫耀一下独霸榜单的书童。

章家铺子开业前,章清父兄曾去秀才院拜访过一次程颂。虽然合伙人与自己小儿子差不多大,但程颂不仅有独一份的手艺,在分成的问题上也是一点不计较,年纪轻轻就大气豁达,章家父子对程颂都是满满的尊重,除了写好的分成协议,还给他带去了不少茶点瓜果。

正在外面忙活的章家二哥先看见了程颂,赶忙招呼他们三人进铺子落座,吩咐伙计倒茶自己去喊爹过来。

听说程颂是来买肘子,庆祝画砚考了画科第一,章家父子给挑了两个刚出锅的大肘子,又装了不少排骨,装好食盒送到程颂手里说什么也不肯收钱。

程颂还没掌握社交场合“这顿必须我来”的操作精髓,对方说白给他也没客气,为两个肘子推来让去的还不如以后再帮章家添两个特色菜式。

没一会儿章清也听到消息跑了过来,他家宅子离铺子不远,章二哥让伙计跑去给他送了信儿。

“画砚中了?”

章清和谢驰都是画砚的保人,自然知道他报了画科,但确实没敢想他能考中,颂弟不是说他就准备了两个多月吗?

“中了,他从小与我一起读书,家中夫子授课的时候他也跟着听了,只是以前没想过自己也要考,学得也是稀松。两个多月是黎兄帮他恶补的时间,若是没有黎兄的教导,画砚的经义能否通过也不好说。”

怕画砚被误会成神童,程颂给了个客观合理的说法。

不过程颂认为的合理在章清听来就很不合理,如果画砚算不上神童,那黎秀才就称得起名师,不但自己首次下场就夺了个案首,辅导一个书童通过预考居然只用了两个月……

“颂弟,学田那边还有能租的院子吗?”

要是章清能搬来学田,自己吃肉就更便利了,程颂对此非常欢迎,不过学田租院子的事需要等开学后咨询管事,他也给不了答案,只能取了肘子先回去。

回到佃农村,报喜的差役已经到了。

秀才院没人,正在隔壁院子熬糖的吴婶子将人迎了过去,倒了水先招待着,好在没一会儿程颂他们就回来了。

这两人之所以等着没走,是因为除了喜报,还要转达县令大人的传话。

“明日让画砚去县衙见大人?”

程颂有些惊讶不解,问差役原因对方也不清楚,不过既然话传到了,就不可能抗令。

程颂回复明日会带画砚准时到,又给两位报喜差役各塞了一两银子。

这两人没想到学田的农户还能掏得起银子,收下后高兴地离开了。

“黎兄当初也去见过县令大人吗?”

程颂不明白这什么规矩,想着是不是所有第一名都有这个待遇。

“预考时未见,院试放榜后曾被县令大人唤去教导过,还领了五十两奖银。”黎仁诚答得详细。

“哦?那是说明日画砚很可能是去领钱的?”

听完黎仁诚的经历,程颂和画砚都眯了眯眼。

“有可能,不过画砚是这几年长宁唯一的画科考生,被召见也可能与此有关。”

黎仁诚说了自己的猜测。

“也行,不想了,反正明日就知道了。画砚去把你想请的小伙伴都叫来,再把今日熟了的西红柿都摘了,咱们热肘子炒菜,今日给你好好庆祝庆祝。”

“把采摘队员都叫来可以吗少爷?”

画砚听说可以自己邀请客人,也是兴奋得很。

“叫吧,反正就这两个肘子,人少每人多分点儿,人多少分点儿,咱们吃个热闹。”

“好嘞!”

听完程颂的打算,画砚转身跑出去喊人了。

其实差役一进村,佃农们就听说画砚通过预考了,几乎家家都在议论居然书童也能考科举,现在听到画砚在召集孩子们去小院吃肉也没多意外。

佃农村的孩子大多不清楚预考和科举的关系,不过他们倒是明白程公子会买肉做菜请他们吃,是因为画砚能读书会写字取得了好成绩。

聚到秀才院,看着满脸喜色的画砚,这些小队员眼中都露出了不小的羡慕。

热好的肘子排骨,一大锅西红柿炒鸡蛋,再让孙大帮忙做了不少炊饼,程颂给画砚置办的席面虽简单但架不住客人捧场,一片叽叽喳喳热热闹闹地吃了近半个时辰。

画砚边吃边向大家解释什么是预考,黎仁诚和程颂也坐在一起边吃边聊。

“无甚需要特别注意的,县令大人定然已知晓画砚年纪,他考的还是画科,应是不会考校太难的问题,行止有礼言语有度,坦诚应答即可。明日我与你们同去,若真碰到画砚答不上问题也可帮忙应对。”

黎仁诚看程颂一直有些忐忑,决定还是自己陪着一起去,毕竟他之前见过县令,心中并不慌乱。

“多些黎兄!”

程颂赶紧道谢,有黎仁诚陪着当然好。穿越之前他也没见过几个当官的,别说县长,从小学到大学,连个校长召见的荣幸都没经历过,程颂也怕自己应对不好影响了画砚的前程。

“那会不会耽误黎兄回家?”

黎仁诚推迟回家就是为了等待画砚的预考结果,原本打算明日一早就出发的。

“无妨,麦收还要等上两三日,我现在回去也是提前抢收,收完碾麦后就要赶回来收学田的五亩地,晾晒收仓都是辛苦家中大姐和二弟。”

先回家收十亩地麦子,再赶回来抢学田的五亩地,而且没人帮衬,说起来黎仁诚是学田租地最少的,但论起一个人干的活,他很可能是最多的。

学田和黎家都没有耕牛,程颂相信就是家政阿姨那样的种植狂热爱好者也能被十五亩地的手工种田强度快速耗光热情。

第二日一早,三个人吃罢早饭都收拾利落就出发了。差役传话让他们上午来县衙,程颂他们辰时半就到了,门房通传之后不到一刻,就通知他们走东门进去稍候。

长宁在云州府算得上人口大县,县衙面积也不小。三个人从正门绕到东门,走了将近二百米,进入东门后就被请进了右手边的厅堂。

厅堂面积不算太大,大概四五十平米。程颂悄悄问黎仁诚他之前来的是不是这里,对方冲他点了点头,看来这里就是县衙专门待客的地方了。

没用多久,两个年纪差不多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黎仁诚冲他们行了躬身礼问县令大人和县丞大人好,程颂和画砚也赶紧学着行礼问好。

礼过后县令和县丞坐到上首,让程颂他们也坐下回话,刚坐好下人就将茶水端了上来,三人又起身向县令道了谢。

两位大人似乎一点不意外黎仁诚的出现,程颂琢磨黎兄昨日的猜测肯定是对的,他们应该是提前了解过画砚的情况,连他租种学田都清楚,否则怎么也得问问黎仁诚为什么跟着来了。

坐定后县令大人就开始问话了,态度挺温和,先是问了问黎仁诚最近的功课和生活上有无难处,得到都好的回复后就转向了画砚。

程颂和黎仁诚都以为画砚会被考校一下功课,没想到县令上来问的就是他的户籍问题,如何被放了奴籍以及为何刚改良籍就报名了预考。

要是问功课画砚是真有些惶恐,怕紧张过度脑中空白,可县令这两个问题那是问到画砚的技能点上了。

夸少爷,根本不用打草稿!

“所以说,你是发现了自己书童的长处,就决定给他改户籍成就梦想?”

听完画砚的一通赞扬加感激,县令转而问程颂,“成就梦想”的说法还是和画砚现学的。

“回大人,程颀虽是家中买来的仆童,但自幼与我一同长大,情谊堪比家中兄弟。如今我已入县学,日日诵读圣贤文章,也听夫子讲了许多道理,就希望他能与我一同进益,涨学识明事理,将来做个有用之才,报效大琞。”

程颂也不知道这问题应该如何回答,干脆往道德高点拔一拔,好好学习报效国家总不会出错吧……

县令和县丞看起来都是四十岁上下,中等身材,并不是程颂之前幻想的油腻形象,和县学的夫子有些神似,只是威严得更深沉些。

这两人听完程颂的回答都露出些微笑,也没再多问,只是勉励了几句程颂,书童都过了预考,做少爷的也应更加刻苦。

看来这是连自己的预考排名都提前了解过了,程颂倒想表现个羞愧却奈何一下端不好表情,只能低头回了句谨遵大人教诲自己定会努力。

问话环节结束,县令还真给画砚发了三十两奖银,最后还鼓励了一句“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奖银虽没有五十两多那么多,不过黎仁诚是案首,奖银更多是正常的,能有三十两对画砚而言已经是足够大的天降馅饼了。

刚出县衙,他就将装银子的木盒往程颂怀里塞:“少爷,画砚也能挣银子了!”

“对对对,你也挣银子了,这钱不用给我,你自己想想怎么花,有没有想买的?”程颂也挺替他高兴。

“想给少爷买果子,给黎秀才买些笔墨!”

画砚的激动还没散完,一时也想不出自己有什么想要的,倒是给少爷和黎秀才买什么不太需要费脑子。

“凭什么黎兄就是笔墨,少爷就是果子?”程颂佯装瞪眼。

“因为黎秀才日日有空就会研读功课,每日晚间都要写文章耗费不少笔墨,少爷的笔墨倒是用得不快,果子是日日要吃的。”

作为最了解程颂的人,画砚自觉答得一点问题没有,入了县学后,少爷就买了一次笔墨,现在还剩不少呢,倒是果子常需王止小哥帮着买来……

程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