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35章 方四爷

第35章 方四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黎秀才为何发笑啊?”

次日天明,醒得最早的三个孩子挪开防盗的椅子水壶,把另外两间屋的几个书生都拍起来了。

伙计打了热水送过来,程颂没用画砚伺候,但他也不想走,窝在这屋等少爷,无意间捕捉到了黎仁诚的笑意,好像还是看了一眼少爷后笑的。

“咳,只是想起了昨日的一些事。”

黎仁诚没使劲忍,向画砚回话的时候也带着笑意。

“昨日何事啊?是那豆沙饼子吗?少爷说回去给做。”

除了豆沙饼,昨日好像也没什么趣事啊,画砚有点好奇。

“黎兄是在笑你家少爷拳法不精。”

擦净脸上的水渍,程颂插话道。

昨天本来想耍套军体拳给黎兄转换下心情,也顺便展示一下自己也是有些本事的,可惜想法虽周全,实施起来却囧相频发,每耍几下就要卡死回放。

其实比起学过就扔的大学同学,程颂还真是把军体拳当广播体操多练了两年,只是最近半年多有些松懈了,动作串联产生了系统BUG,但最后也坚持秀完了,就是可能愈发显出了自己没本事,这么十几式拳法让他耍了个稀碎。

早知道就只来两招砸肘踢裆的必杀技演演算了……

“少爷耍拳?钱夫子……”

“不是钱夫子教的。”知道画砚要说什么,程颂直接把话截了,“等有空少爷教教你们,这技术有用。”

昨天的丑没白出,程颂后来还真把十六式都想全了,只是连想带练过于疲惫,加上白日的奔波,他躺下沾枕头就着了,白白浪费了首次与黎兄同床共枕秉烛夜谈的好机会。

画砚来拍门时黎兄已经起身了,谁能懂得这自作孽的错过啊啊啊……

码头在县城南五六里外,听梁言说夏日码头那里日日一早就很热闹,几人索性早早出发,早饭也去码头附近吃。

出了县城南门,不必打听就知道码头在哪儿,往来不绝的推车驴车骡车都是去往同一方向,把程颂的剁手期待都激发出来了。

码头的早饭摊子与县城内差不多,一人一碗豆浆几个包子,吃完后程颂安排车夫驾车避开人群等候,他们几人逛了起来。

大琞的漕粮走得就是人工运河,程颂还没见过舆图,说不好这条运河与自己知道的古运河走向是否类似,只是看这河上行船不少,速度不快,十分热闹。

合山这里就是个普通运河码头,只停靠些中小型的商船,大型的漕运官船都是直接到云州码头。不过虽少有大船停靠,但码头本身并不算小,这里水面有十多米宽,码头长度据说有三四里。

“这还不算大船吗?”程颂望着眼前停靠的几艘货船惊叹道,船的长度得超过二十米了吧,但刚才梁言介绍说这船算不得大。

“听父亲和方四爷说过,这船约载荷两百料,算不得大船,运河上有能载上千料的河船,能走海运的船还有四五千料的。”梁言的随行解说很是称职。

“一料是一石?”程颂不太确定。

“是一石,不过还要算上船工杂物,也有不少客商会乘船,为了行船安全,每次所带货物应不超过百石。”

那就是差不多一万斤,也不少了!程颂意识道自己对于这个时代的认知过于自以为是了,就冲这算不上大船的大船,大琞的经济繁荣程度应该也比自己以为的要强得多。

码头的忙碌是乱中有序,合山县衙还往这里派驻了管理的官吏,有差役负责维持码头的秩序,也有税官负责验查货物和收取税钱。

所有卸船的货物都需要请吏员过来验货报价,伙计拿着吏员开好的单据再去税官处交税,只有贴了完税凭证的货物才可以拉走售卖。

“那要是交了税拉出去没卖成怎么办,再送回船上退税?”程颂没明白。

“退税?何谓退税?”这是谢驰问的。

“呃,就是卖不出去那货物不是白交税了,官府还给退回来吗?”程颂又记了小笔记,大琞没退税的说法。

“少爷无需多虑,能卸船的货多是已经有了买家早早定了货,等到取货人来才会卸货,或是像我家一样,上船选货,确定交易后再卸,偶有没有买家的货物肯定也是紧俏货,下船就能卖掉。”

梁言没笑话程颂,以前这些他也不懂,都是随父亲来过几次码头才学会的。

“原来如此。”

运河的最大作用就是运输粮食,虽然漕粮官船不在合山停泊,但这些普通商船上米粮也多占个大头,其次就是产自南边的海盐和沙糖。

能看出来的还有木料砂石桐油之类,像书肆老板说的书籍、文房四宝还有茶叶杂货等都是装箱的,从外面看不出来。

程颂对粮食建材不感兴趣,除了找方四爷,他就想看看有没有吃食相关的特殊货物,梁言带着他们去了码头上的临时集市。

除了早就约好取货的商人,还有些百姓和小商户也喜欢来码头淘货,很多船主会卸下些易卖的货物在附近摆个摊子,还有一些货商与商船交接完货物,直接就在这里开卖了,时间久了就形成了自发的码头集市。

长宁二百文一斤的沙糖在这一百六十文,程颂打算回去的时候买上几斤自己吃,有的菜品和一些糖馅儿的主食他还是更习惯沙糖的口味。

画砚打从得了三十两赏银还没逮到花钱机会,集市杂货摊上捶球套装一百五十文,比长宁便宜五十文,千千车六十文一个,也比长宁低二十文。他各买了两份,准备回去带着采摘小队一起玩。程颂又掏了一两银子给他添了个蹴鞠球。

不久前程颂刚眼红过这个时代玩具是真赚钱,千千车就是个在桌上转的小陀螺,打磨得光滑些抹上桐油就顶得上十斤细粮价了。程家自己房间中有对彩色小泥人,上次回青寿时他随手拿起看了看,画砚说那泥人当初居然花了十两银子,惊得程颂特别想掰开看看里面的泥是不是开过光。

“这是琼脂?”

程颂走到卖干货的摊子前,有些不确定地问。

“这是石花菜,海边运来的,似也有叫琼枝的叫法。”

摊子上虾干鱼干不少,卖得也快,被程颂问了摊主才发现这小筐的石花菜,应是搬货的时候拿错了,这东西少有人要,往年都是运到云州府再倒卖给去京城贩货的商人。

“一斤几何?”程颂问,琼脂好像就是石花菜提炼的,应该错不了。

“这东西贵些,一斤两贯钱。”

“二两银子一斤菜?”

章清先惊讶了,被抢了话的画砚也瞪圆了眼,一点菜样子都没有的菜居然这么贵。

“这东西产地远,要海边才有。”

程颂给他俩解释了一句,在大琞能有就是难得,比起十两一对的泥人便宜多了。

“小郎君好见识。”

一声豪迈的夸赞从自己身后传来的,市集人多程颂还没分清是谁说话,梁言已经出声了,抬手冲说话人行了个礼,“方伯伯好。”

方伯伯?方四爷?程颂看向眼前壮实的中年汉子,中等身材大方脸盘,穿着也是短打,不过料子瞅着比寻常布衣要好些,整个人精明中透着不少爽气。

“好,”方四爷抬手扶了下梁言说道:“远处看就像你兄弟俩,家中可还好?”

“多谢方伯伯惦记,失火后父亲母亲都离开了,前些时日遭遇歹人,幸亏程公子相救,如今我兄弟二人与程公子在长宁居住,一切都好。”梁言回道。

来之前他们商量过,到合山对外就说程颂是梁家远亲,尽量不提贾二夫妻相关的糟心事,省去些解释的麻烦,如今梁言却对方四爷说了实话,可见他两家之前的交情不浅。

“歹人?是何歹人?可有受伤?”

方四爷收起笑容,认真打量起梁言梁文。

“是对恶人夫妻,前些时已伏法入狱,未曾受伤,今日来码头就是想给方伯伯个交代,家中铺子刚开始修建,今年无法进货了,怕是要耽误您的买卖。”

“未受伤就好,买卖的事无妨,那布不愁卖,若有困难,也可到码头寻我。合山主街的一间铺子被我买下了,从你家往西过一个街口就是,下月就能开张,就叫方家商行,去那里找人给我带话也可。”

方四爷话说得细致,语气更不带丝毫虚应,看得出是真关心这对兄弟。

“感谢小郎君相助,梁老板为人至诚,与我合作多年从无嫌隙,如今他家遭难,我自当出份力,小郎君如有用得着的地方可随时给方家商行捎话。”

听说是程颂救了梁家兄弟,方四爷冲他抱了抱拳。

“方四爷客气,他兄弟也是与我有缘,照顾他们算不得难事。”

程颂也回了个礼,暗自惋惜可能梁母平日只在后宅,与这人不熟,否则把梁言哥俩交给方四爷也不至遭了那份罪。

“小郎君想要这石花菜?”

客套过后,方四爷问程颂,云州府都罕有人能识得此物,这小郎君却认得,还知道产于海边,很是让人意外。

“想要,此物做吃食时可用,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

“这些就是我船上货物,小郎君若需要,拿去就好,若不够船上应是还有。”

程颂虽然年纪小,但待人说话都是大方有礼,又搭着梁家这层关系,方四爷对他印象不错,也想交个朋友。

“多谢方四爷,买卖若想长久怎好让一方吃亏,除了这琼脂,小弟还想看看其他货物,听闻这商船的货物多是大买卖,四爷肯让我零买些就很是感激了。”

“小郎君客气,那有何难,我陪几位上船。”

程颂话说得周全,方四爷听得顺耳,决定亲自陪着看货。

“方四爷的船还会走海运?”

程颂边走边问,这船在运河中看着是大,但走海运就未必够瞧了,可船上又有海货,程颂有些好奇。

“我这船东行只到冀州,从那边的码头接些南边的货物,茶叶丝绸水果杂货,海货也有,再运回云州附近,一来一往两旬足矣,每年夏秋都能走上几趟。”

方四爷给程颂介绍,运河上并不是所有船都能走全程,一些中小型的商船通常都是接力卖货,只走自己熟悉的一段,利润虽然少一些,但要安全得多。

“怪不得那琼脂要二两一斤。”

程颂明白了,从石花菜提炼琼脂就是清洗熬煮过滤,工艺不算复杂,这个价格他本以为是运费高,原来还要经过几道转手,层层加价之后自然贵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