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52章 云州府学

第52章 云州府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次日一早,在客栈吃过早饭,程颂一行人出发去了云州府学。

虽说是组队来找销路的,但程颂早早就定好了去府学的行程,坚持让黎仁诚先去找夫子答疑。

“找销路的事急不得,还需在城中多转几日,去府学是正事,黎兄数月才来一次云州,功课上的疑难定是积攒了不少,还是早些过去好。”

反正目前找销路他也没什么好的思路,倒不如先陪着黎兄把正事办了。

他们几个也都是读书人,虽说成绩个顶个拿不出手,但都不缺向学之心,畅游书院的兴趣也是浓厚的。

画砚刚入科举门就过了预考,心气也正高,昨晚就开始围着黎秀才打听府学的情况。

黎仁安和梁家兄弟也跟在旁边睁大眼睛听着,这仨孩子两个因商籍不能科举,一个对读书兴致不高,程颂本来担心他们对去府学有些失落还准备开解几句,可看他们站在旁边听得也挺起劲,一个个兴致勃勃的非但不消沉还都挺昂扬。

“大哥是全家的希望,若有机会,母亲和大姐二哥也定是想去府学看看的。”

黎仁安一向崇拜大哥,从小家里日子一直穷苦,但大哥得了案首后不仅给家中挣了银子,更是争了面子,村里人提起他大哥都是不住夸。

隔壁马二嫂说他大哥的名声都传到其他村镇了,都说他们村风水好,落户个流民居然是有状元才的。

所以虽然自己读书吃力,但完全不影响他以大哥为傲。

“黎秀才读书的地方,自然要去看看。”

梁言肃着小脸,一本正经道。

他只在私塾读过三年书,虽然无法科举,但不影响孩子对知识的渴望。

现在除了每日晚间少爷给他们讲算术,白天只要有空,黎秀才也会教他读书给他布置功课,早上更是会领着整个采摘小队一起识字,若说有机会去黎秀才读书的对方一览,那他一定不会错过!

“嗯嗯,去看看!”

梁文站在哥哥旁边跟着点头。

程颂笑了,自己是瞎担心了,人家孩子根本没琢磨什么考科举入仕途,满心念的是要去打卡偶像母校啊……

“府学在城外东恒山,骡车过去需三刻左右,城门外有直通府学的官道,比长宁过来的道路要平整宽阔。”

上车前,黎仁诚对几人介绍。

他们中间只有程颂容易晕车,好在去府学路途不算太长,出发前黎仁诚和客栈伙计借了条棉被铺在车上,想着让程颂能尽量减少一些颠簸。

一路上他俩都是搭的一辆骡车,要是颂弟难受不适他也能及时发现照看。

有了黎仁诚的细心安排加上路程短,程颂不但没晕车,坐着黎兄给自己准备的棉被,精神还亢奋不少,虽然一路上都在努力压着嘴角,可心里都乐开了一朵玫瑰花。

“此处就是东恒山,顺着这条路上去就是府学。”

几人下了骡车,看向黎仁诚手指的方向。

眼前的东恒山林木葱葱,山势平缓,他们停车的地方有条上山的台阶路,向上望隐约能看到坐落于山林间的黑瓦白墙。

“府学的学田也在附近吗?”

程颂心仪的是黎仁诚,关注的是挣钱,对山上那座官学大院的兴趣反而没有另外几人浓厚。

“刚刚出城走的是东城门,府学的九百亩学田和运河码头都在南城门外。”黎仁诚回道。

“九百亩?府学是云州最大的官学,怎么才九百亩学田?”

程颂不解,长宁县学还有六百亩学田呢,他以为高一级的学府至少学田面积要翻一倍,教职工的工资翻得更多,而且县学还能每人每年收三两银子束脩,府学可是免费读的,九百亩够使吗?

“应是够了,县学的开支和夫子的薪俸主要依赖学田,府学的山长和夫子多是举人出身,虽无官场实职,也可依照品级从户部领取俸银,每年再从学田的产出中领取几十石禄米即可,其余的粮食换成银钱支撑府学的开支应是足够,府学的学子数量约是长宁县学的六成左右,所耗的银钱自然少一些。”

黎仁诚解释得很细。

府学内就读的是下辖十四县有了秀才功名的学子,但每次院试一个县最多三四人考中,几个文教不兴的小县城可能仅中一两人甚至无人上榜,而且院试是三年两考,不像预考年年都有,所以这里的学子数量并没有程颂以为的那么多。

再参照长宁县学的饭堂伙食,一年下来吃喝钱也花不了多少,九百亩,还真差不多够了。

嘱咐车夫将骡车赶到避开官道的树荫下等候,他们几人踏上了台阶路。

反正就一条道不会迷路,程颂让章清谢驰打头,四个孩子在中间,他和黎仁诚走在最后。

无论县学还是府学,建在城外一是方便划拨大片土地,二是为了取个清静,不过比起长宁县学只在城门外选了片空地修建,云州府学明显是挑了片风景优美的空地。

沿路的树木笔直高大,树冠繁密,沉稳中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行在其中,心神涤荡,几乎所有人都能真切体会到什么叫平心定气、宁静致远,除了……

“少爷,黎秀才,这府学建得如此高,平日若出来买些蜜饯果子可真不便利啊。”

眼瞅着快到大门了,画砚回过头冲着他家少爷喊出忧虑。

“平日也没缺了你吃,怎么走到哪里都惦记这点儿事。”

程颂抹了把额头的薄汗,走到画砚身前,扶着孩子肩头说道。

“画砚是不缺,只是叹这些秀才们不易,出城到这里骡车都要三刻,还要踩恁多台阶,日后万一少爷真能过了院试,也是要到这里读书的,进出一次如此费力可如何是好。”

画砚边说边拔起脖子挺直小身板,老老实实撑着他家气息不稳的弱体少爷。

“从刚才下车处再前行半刻,有条可以走车的坡道通向府学侧门,平日采买或运些大件货物可从那边上山。”

黎仁诚走过来扶住程颂,让他把手搭在自己肩上休息,摸摸画砚的小圆头示意他可以学梁家兄弟那样坐下歇会儿。

东恒山并不陡峭,府学的海拔也不高,只是从山脚下走来路程较长,几百个台阶确实累人。黎仁诚早就料到程颂会体力不济,摘下水囊递了过去。

程颂懒得和画砚计较为什么他家少爷上府学还得拼个万一,接过水囊谢了黎兄后使劲灌了几口。

其实他身体也没那么弱,只是现在正值盛夏,温度高、山间湿度大,他们还穿着书生款的交领长袍,再薄的布料它也是长衫啊,自然闷热难耐。

从合山回来后,程颂请人用瑕疵绢给他和黎兄还有几个孩子都做了短袖的内衣,反正去县学穿在里面也看不出来。

今日来府学,为表庄重,他连里衬也换了长款,这气喘真是累一半热一半。

其他几人虽然也热,但他们没经历过短袖短裤的舒爽,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夏日装束,热是热,但总归比程颂适应得好些。

“走吧。”

歇了片刻,让四个孩子也跟着喝了几口水,程颂呼了口气说道。

府学的大门和院墙修葺得并不过于高大,与县学外墙相差无几。

守门人查验了黎仁诚的符牌,见程颂和章清谢驰都身着书生袍,画砚他们几个孩子也十分有礼,就登记好姓名让他们进去了。

程颂还是第一次见符牌,没有古装剧中看到的鱼符虎符那么复杂,就是个简单的长方形木牌,刻着云州府学和黎仁诚的名字户籍以及考中秀才的年份。

“将来黎兄取中乡试后,这符牌还需交回吗?”程颂好奇道。

“无需交回,府学的符牌与官员的符牒或兵符不同,只作进出府学之用,每次院试录取名单公布之后,就会请工匠依名录刻制,离开府学后也可个人留存。”

“这个学生证好,名字还是刻的,防水。”

程颂乐道。

“学生证?学子出入府学的凭证?这叫法倒是比符牌通俗。”

章清和谢驰都习惯了程颂时不时冒出来的新词,也不会次次追问了,只是碰到有意思的会一起考究溯源一番。

进入大门穿过围廊眼前是一大片空地,空地正前方就是府学讲堂。

黎仁诚说府学的夫子人数还不如县学多,这讲堂也不是日日都用,只有山长等几位大儒授课时才会用到,平日学子们多在各斋听讲或自修。

程颂用公共课和专业课的逻辑理解了一下府学的课程安排,大意应该是相近的,毕竟科举取士不论哪科,经典的经义都是要修习的。

即便画砚这样预考之后只考画技的,多学习一些于他也有不少益处,至少真入了仕途说话做事能知道如何避讳。

讲堂今日无课,倒是从讲堂后面传出些声响。

“讲堂后面是藏书阁。”

黎仁诚接着给几人介绍。

藏书阁?程颂听得眼睛一亮,这名字听着就贵,他刚想问问是不是有什么秘籍孤本,就被一声带着惊喜的呼唤打断了。

“黎仁诚?黎贤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