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80章 仿品和批评

第80章 仿品和批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程胜这个年纪的小孩少有不喜欢小猫小狗的,家里没养过,这里一下见到三只,孩子眼睛都亮了,问过哥哥之后,带着自己书童也下车去和小狗玩了。

按家里的意思是再给他们兄弟带两个小厮,被程颂拒绝了,说已经雇了妇人帮忙做饭洒扫,人太多反而不方便,祖母便没坚持,林春杏也不好多说。

程胜跟着画砚一起逗小狗,勤学见那狗不咬人,便回来说帮大少爷搬东西,程颂也没拒绝,递给他一个装了几件衣服的小布包。

吴婶子见他们回来了便喊儿子出来帮忙,程颂让石头兄弟把屋里的绢布搬出来,送到代州男孩居住的院子。

那院子人少些,屋中的土炕也大,十几个孩子就占了两间屋,除了堂屋用来发酵腐乳黄豆,还有两间屋子空着。

腾下来的房间就给程胜和勤学住,条件自然比不上程家舒适,但两个孩子眼里都没有一点嫌弃,全都盛满了对新生活的好奇与期待。

刚才追着小狗跑进制糖院,程胜勤学都被院子里的热闹惊住了。程胜没去过私塾,家里亲戚也少,就算随母亲上街,他也从没一下见到过这么多小孩儿。

不但人数多,还特别热闹,有围着桌子摆弄杏果的,有抱着笸箩翻弄杏干的,还有几个跑出去蹴鞠的……

这里,这里就是哥哥说的县城私塾吗??

……

“前日方四爷派人送来了节礼,我放到堂屋了,少爷准备的月饼和腐乳也让那伙计带回去了。”

见程颂回来了,梁言背着小书包过来汇报工作,包里装着小本和炭笔,预备随时拿出来做个记录,每日晚间他再整理到账册上。

自己和黎兄都不在,这两日院子里不少事都是九岁的梁言在操心,程颂听着他一板一眼地认真汇报,心中不住感慨这孩子太能干了。

这回礼还是程颂回青寿前仓促准备的,他是因为不操心忽视了,黎仁诚则是因为平日里不需走动亲友没意识到,两人都忘了过节要给合作商送份心意,还是梁言提醒才想起来。

长宁也没什么稀罕吃食,程颂便自己做了不少红枣豆沙月饼,还加进去一些切碎的杏干桃干解腻,味道十分不错。

这月饼做了不少,除了给方四爷的,还装了几份让黎仁诚带去送给夫子和廖阔。

腐乳是个新鲜物,但成品不多,便只备了一份给方四爷,也算新品尝鲜,最近他们又做了不少,再过几个月就能批量出货了。

本来这礼物是打算黎仁诚去云州时顺道带过去,没想到十四那日程颂刚离开,方四爷商行的伙计就到了,便让他顺道带了回去。

“少爷,方四爷让伙计传话,说京城已经有绢花头饰的仿品了。”梁言有些郁闷地说道。

“那批货样子简单,能挣上一个月的高利已经超出预期了,无需介意。”程颂不怎么在意道。

作坊里早就做起了新款,黎仁宁问过他是不是再招些人手继续做旧款,降点价钱也能卖出去,总是能赚的。

程颂思索过后就否决了,招人可以,旧款就不做了。饰品的市场太大,消费能分出好几档,他们没必要全去争抢,最好还是坚持创新和品质,把长宁这间作坊的牌子打出去。

至于被仿制,千年后都无法根治的难题,他们也别费神了,反正自己捣鼓出的最初版本也是和中学同桌学的,这设计权还真不好追溯。

不过由黎仁宁和女工们再创作出来的这些,倒是可以想些其它办法保护一下。

“走,去趟舅父家。”

……

黎仁诚是又过了五天才回来的,一进秀才院就见程颂正坐在院中摆弄矮桌上大大小小的盒子,旁边画砚梁言和四个副队长也在,手里都抓着个盒子捣鼓。

除了程胜和勤学,其他孩子见了黎仁诚都很高兴,一串乱七八糟的黎秀才喊下来十分热闹。

快十天没见,程颂只能比孩子们更激动,刚想说什么就被黎仁诚拦下了,说廖阔也来了,在后面的骡车上。

说话间骡车就到了,程颂赶忙迎了出去。

廖阔也不是一个人来的,同车的还有两名书生,打过招呼后程颂把人都迎进了秀才院,画砚和梁言跑去隔壁端水切水果,没一会儿就端着桃子木瓜和酸梅汤过来了。

这木瓜还是方四爷送来的节礼,除了木瓜,还有葡萄和石榴,都是长宁少见的水果,几盒糕点存不住,已经分给制糖院孩子们吃完了。

几句寒暄过后,廖阔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前几日黎仁诚给他送去的除了月饼,还有几百本识字书,见了面才知道廖家的书肆里已经有货了。

“是从方四爷处进的?”程颂问道。

“是,方家的几个孩子都在书院读书,平时也偶有往来,那识字书十分受欢迎,虽然上面印着诚颂书坊,但我却没想到居然是你们二人编写的。”廖阔笑着说。

程颂也笑了:“那廖兄来是为了进书?”

方四爷是八十文一本买走的,程颂猜他卖给廖家至少得加五成,不过他想买书,和黎兄说一声即可,用不着亲自跑来吧。

“不止,黎贤弟说你们想在云州各处都开办教学处教人识字诵读,我便想跟着来瞧一瞧这诵读课是如何办的。”

听到黎仁诚去府学上课也没忘了为自己奔忙,程颂心中发热,但此刻不好多言,只能先感谢廖阔愿意相助。

诵读课是每日上午巳时,今天已经晚了,程颂本想送廖阔三人去县城的客栈,再请他们去和乐居吃饭,明日再去教学处。

但第一次见面时廖阔就听画砚梁言用力吹过程颂的手艺,特别好意思地申请尝上一尝。

这有何难,现在院里日日都有不少菜肉,做几道菜待客算不得费事。

冰糖炖的肉自然更香,廖阔等人吃得赞不绝口、十分满足,直夸程颂的手艺名不虚传。

另外两名书生是随廖阔一起来观摩诵读课的,若是府城的教学处开起来,这两人应该就是最早的领读人,程颂对他们也是十分客气,席间讲了不少长宁诵读课受欢迎的盛况。

“那识字书确实便利,就连黎贤弟送去的那几百本也都卖光了,只是这书虽然受欢迎,但也有些批评之声,程贤弟可曾听说?”廖阔吃饱之后对程颂说道。

“倒还未曾,请教廖兄。”

“我也是在府学听到的,有些人认为识字书过于浅薄,讲得都是些三岁小儿都能懂的道理,没有一处能引人深思,书中的图作也是过于儿戏。”

廖阔把听到批评转述了一遍。

程颂听罢看了看黎仁诚,对方点点头,说自己已经听廖兄提过了,且未以为意。

“多些廖兄,若都是此类言论,我倒不觉是批评,反而是赞扬。”程颂笑着对廖阔说。

“哦?为何啊?”

“我与黎兄编写这识字书,本就是给幼童和不识字的百姓看的,若是三岁小儿都能懂,那正说明我们编书的目的实现了,至于引人深思的道理,便请他们去其它书中寻找吧,这书,就只为识字。”

程颂浅笑轻言,再次为识字书正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