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网 > 水云录 > 第52章 魏令出宫

第52章 魏令出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今日学堂休息,书局也休息,朱缃和朱绒一时无事便带着朱缨去慕家看看小姑娘的干爹干娘等一大家子干亲戚。

“呀呀呀我们缨儿是不是想干娘了?”慕夫人一见到孩子就抱着不撒手。

朱缃苦于暑夏炎热,坐下来只顾着灌冰饮,慕老夫人看着乐呵叫人给大姑娘二姑娘赶紧续上。

朱绒说:“我估计她是想了,今儿一早我去外祖母那儿请安用早饭,逗了她一句带她去干娘家好不好。就拉着我直喊去去快去,后头咿咿呀呀的还说不清楚,跟大姐姐似的急性子。”

慕夫人听了猛亲几口朱缨,说:“有几个好姐姐做榜样,我们缨儿也一定是又飒爽又伶俐的。”

朱缃终于喝够了,说:“大舅母看着缨儿什么都好,连带着夸得我们都不好意思了。”

一旁的老夫人慈祥地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们就是好,这趟还辛苦你们俩下山回来带四公主上阁。”

朱缃问:“宫里头同意了?”

“是,皇后娘娘派人来传话,差不多了。”

这正是缃、绒二人此次回京的主要目的——带四公主魏令上临云阁。这也是那次慕兰卿和朱锦密谈,朱锦回家之后徐筠上临云阁的事——闻幽收魏令为徒。

慕兰卿如何与魏寅说的、宫里头如何办的,她们具体不知道,只是接到家中来信和闻幽的指令,回京带魏令上落璞山。

这是慕兰卿和魏敏几乎同时动的心思。

慕兰卿与魏寅一贯的帝后夫妻,君臣博弈和夫妻情分掺杂纷扰。那日,魏寅提到拓跋鸿留京和魏渊等一系列事情,慕兰卿不得不琢磨起他的儿女打算,想了良久决定主动出击。魏令12岁,魏渊10岁,魏寅正当壮年并未将议储之事提上日程,儿子的未来可以慢慢谋划,但女儿的未来更为飘渺多变,她需要有皇家和慕家以外的立身之本才好。

而魏敏则是从清宁归朝后开始思虑她的接班人——从高祖皇后和她在改朝换代的风云乱世中对临云阁伸出援手起,临云阁已成为她手中的一支秘密势力。虽然她并不会谋求临云阁全体上下的效忠,但是她需要保证自己一脉对于临云阁的影响力。她并不插手临云阁的任何事情,但当有所求或者面临困境时,临云阁会是她的余地。

朱锦和舒宁乃至慕兰卿都曾是她考虑过的人选,但她一直健在,代代相传实在没有必要,况且朱锦和舒宁有任何难处她出手和她俩自己求到她出手都没什么区别。于是,魏敏将眼光放到了第三代——朱缃几个和魏寅的女儿们——谁说一定要传给自己所出的后辈,她姓魏,从公主到长公主再到大长公主,她是大兴朝最尊贵的女性之一,魏家的何尝不是她的后人。

不一定要上山入阁拜师学艺才能成为她的考虑人选,但是如果孩子有禀赋有心学,入阁学习只会百利无一害。

舒宁和慕兰卿其实并不知道这背后的秘密,慕兰卿想的还比较简单,除了想让孩子不仅仅活在父家母家的庇护之外,她另外的盘算是若再有和亲,绝不能是她的女儿。

二人通过朱锦一拍即合,两相运作,四公主魏令上落璞山,是继舒宁长公主第二位入阁学习的公主。

七月初八,乞巧节刚过,帝后携一双儿女微服出宫至慕家。

魏敏、朱锦、曹氏和朱缃姐妹俩早已在此等候。

朱缃和朱绒已经整装待命,朱家照例由徐白楚三位姑姑护送,慕家则由公主的姨母、慕兰卿的妹妹慕丹卿代表父母携文书和百金学费送公主入阁。朱缃骑马,朱绒陪魏令和慕丹卿坐马车。

临别之际,魏令拜别父皇母后和外祖一家,弟弟魏渊亲自扶她上车。最后分别之际,魏令忍住泪意攥住弟弟的手,用只有两人听得到的声音说:“别忘了我们说好的,你要护好母后和外祖一家。”

魏渊抬头看向一母同胞的姐姐,稚嫩的脸庞浮上坚定,也用力回握住姐姐的手说:“四姐放心,你好好出发,我听说临云阁很好,四姐好好照顾自己。”

一行人远去,转过街角,慕府门口的人已经看不到她们的身影了,魏敏一行也随之告退。

魏寅体念慕兰卿回一趟娘家不易,往常省亲全是规矩,今日难得微服,便说用过午膳再回宫。时辰尚早,魏寅前往慕兰卿在家住的院子歇息,慕兰卿只得陪同,魏渊跟着慕广卿的两个儿子闹腾去了,他们也乐得清闲。

院子里还保留着慕兰卿从前在家时的样子,魏寅还是第一次来到此处,他仔细端详每一处,像是要努力看到尚在闺阁时的慕兰卿。

屏退旁人,帝后二人独处于院中花架之下。

慕兰卿还沉浸在与女儿分别的离愁之中,先开口说:“令儿也是,上了车就头也不回,也不说再跟我们挥挥手。”

魏寅兴致不错,动手煮茶,三道功夫下来,一盏茶捧至慕兰卿身前才说:“令儿像你,朕猜当年你离家时也是如此吧。”

慕兰卿被他逗笑:“怕是这会儿在丹卿怀里哭鼻子了。”

“这也像你,有什么苦楚委屈都背着朕。”

慕兰卿一愣,随即恢复常态说:“臣妾何时有过苦楚和委屈,又何时背着陛下?”

捧起茶品了一口继续说:“陛下的功夫少见,臣妾今日定要多饮几盏。”

魏寅看着他这十几年如一日完美的皇后,沉吟不语。

其实慕兰卿最近觉得他很莫名其妙,帝后夫妻真真假假那么多年了,怎么最近突然比往常更温柔小意,有许多时候她不接他的柔情蜜意,他还自顾自地发怒暗恼,过后又恢复如常。这起起伏伏的戏码重复上演,慕兰卿不得不感慨真是伴君如伴虎。

魏寅也说不上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自从慕兰卿跟他一起筹划了魏平的婚事之后,他发现自己好像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自己的这位皇后,他很想探究、靠近,也是觉得莫名被吸引。可惜郎有情,卿无意,她一如既往地对外做着无可挑剔的皇后,对内做着一碗水端平的的嫡母。

暮夏蝉鸣,微风婆娑绿意,魏寅伸手握住慕兰卿即将碰到茶盏的手,说:“以后朕就多多为你煮茶。”

慕兰卿心里只在想若是将这告诉朱锦,她一定会笑得东倒西歪。

学堂放了暑假,也议定了焦乔这一批孩子正式结束学业,将重心都转向了书局。焦小妹也由学生变成了学堂的授艺者,她于绘画一事上颇有天赋,经过朱锦开小灶在画工上的专业指点,画工日益精进。

朱锦的画技在她的浑身技能点里并不出众,也不过是将自己跟随闻幽所习得的技巧和所知打的画界内行倾囊转授,但焦小妹吸收得很好,已经商定了日后由焦小妹开一门画画的课。

梁沛怡最近缠着张氏,想让张氏整理医书出版,任她好说歹说撒娇撒痴,张氏稳如泰山就是不松口。

看着沛怡挫败的样子,张氏摇着纨扇给她纳凉,说了自己不愿意的原因:“沛怡,你看这世间的医书多是男子所著,临云阁的的景大夫早已如此之高也只出了一本,一是女子艰难,著书传道何其少见。二是……”她拖长了声音卖关子。

“二是什么?三婶婶你快说。”

“二是,医书与人命息息相关,药材的搭配和方子的安排一分一毫都有可能在生死之间。我不肯是因为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我虽出身医家,但实践甚少,不像开堂坐诊的大夫们一样能够识得许许多多的体质区别和疑难杂症,我所知的也都从书上而来。你说的减缓痛楚的女儿方和日常的药膳茶饮,我敢给你们用也是知晓你们的身体情况。可一旦成书传读,有那么多我不知实情的姑娘万一误服了与自身不适的药,岂不是罪过?“

”可是我真的觉得三婶婶你那么好,却只能囿于内宅和女眷之间。”

“有沛怡你这么夸我和为我想,三婶婶就很高兴了,况且我也没有囿于内宅呀,我不是在学堂里教你们了吗?不求你们一个个成为女大夫,但是能让你们懂的基本的药理、能减缓葵水之痛、能药食相补,这不就很好了吗?一批批的孩子们来,我就教会了一批批的孩子,若真有缘能遇着个能杏林深耕的,能引她入门,我也是功德圆满了。”

梁沛怡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倒是也不再缠着张氏了。张氏宠溺地看着略有不甘的小姑娘拎着一大包药膳茶饮回家去了。

朱锦陪着魏敏去普宁寺上香听经,回程时正遇上灵阳郡主一行正在巡街。魏敏撩起帘子微微看了一眼便放下了,对朱锦说:“绒儿提的法子不错,听说灵阳巡街愈发认真了,无人敢再纵马,还抓了许多小偷小摸的。”

“是啊,听哥哥回来说,还有一回是赶上人家捉奸了,还去帮忙了。”

“这…行吧,见见坊间的事情,也是她的历练,磨磨她的骄纵气,总没坏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