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网 > 水云录 > 第63章 龙家求学

第63章 龙家求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关月自从去年回来一直潜心跟着张氏在学堂学医,从前只是听课入门,这回卯着劲儿学深学透。

还是听朱纬说了才知道,这回随马队去到楚州,路过一地,借宿村庄的某户农户的女儿染上急病,等把郎中请来时人已经咽气了,他们到时,正好撞上那家娘亲死活不肯将女儿下葬说死因不明。最后请来了县衙的仵作一验才知道,病不是重病,所需的药也并不珍贵,但是缺医少药耽误了,人就这么去了。

朱纬还说,那姑娘看着和关月差不多大,她大约目睹了之后大受惊恸,那时就说下定决心回来后要好好学医。

张氏也教得不亦乐乎,她是官眷,无法开堂坐诊行医,若能教出几个能够行走江湖的女大夫,也不枉她从小泡在药房长大。

教归教,行医这种事还是要多看多实践,张氏就把人带到她二叔二婶家开的医馆去了,学堂不开课时就去医馆打打下手。张氏的药材器具都是从二叔家的医馆里弄来的。

张氏的二婶,张家林氏太夫人,但一般大家都以母家姓称之为林女医,林女医擅妇科之术,亦略通其他,三十多岁时开堂坐诊,也常被请去给各世家女眷看病,但更多时间她都同丈夫一同坐诊看病。

其实一开始也很艰难,自古女子讳疾忌医,不仅无人来看病,渐渐地还引来了许多不好听的话。林女医一直坚持着,直到有一次龙大将军回京述职,夫人一道随行,可旅途劳顿,在京城大街上就晕了过去。挪也不是停也不是的时候,不知谁提了一嘴附近的医馆里有女医,还是太医张家的。龙大将军就着人飞奔去请,林女医一个人拎着药箱就来了。一把脉一按穴,人就悠悠醒了过来。龙大将军赶着时辰去兵部和吏部签到递条子排队觐见述职,便把夫人暂时托付给了林女医。

林女医将人带回医馆,一番望闻问切,诊出了夫人身上常年有的毛病,趁人在京盘桓逗留之时开方调理,这陈年旧疾竟也渐渐好了大半。临行前,龙大将军阖家上门致谢,林女医又开好了药方,准备好了几味边塞难寻的药材,供夫人后续用药。更巧合的是,夫人请林女医给多年不孕的儿媳看病,林女医一搭脉便说不是少夫人的问题,可否看看少将军。

龙家人半信半疑,但还是让少将军就诊。这一诊,还真是少将军的问题,林女医当即开药,保证三个月后必有喜讯。

半年后,信至京城,少夫人果然怀有身孕;再一年后,龙大将军托在京的族人送匾额重礼至医馆,谢林女医妙手,喜获一双孙儿孙女。众人这才知道,林女医不仅治好了龙夫人,还解了龙家无后大患,人家转年就生了龙凤胎。

一时间,病人如云而来,林女医这才挺过最艰难的时段,渐渐在京城杏林站稳脚跟,也常有外州人士进京求医问药。

慕广卿前去六峰关边塞换防,就是换下龙大将军回京,现下龙大将军还在边塞忙于换防事宜,一家子老小先行回京整理宅院。

这不,龙家又来感谢了,老夫人带着儿子儿媳一家子来到医馆了。自从那回之后,龙家但凡回京必来探望致意。

今日病人不多,林女医将人迎进后院清净喝茶。

龙老夫人对林女医说:“我呀,常想着你能早些退隐休息,又想你多多造福世间女子,你要是愿意教出几个得你真传的女学生就更好了。”

“喏,老夫人看看那孩子怎么样?”林女医指向稍远处认真拣药晒药的关月。

“看着干练,有你调教必然不差。也不知这姑娘怎么寻上了你的门路?”

“说来还挺周折,我夫家大伯的闺女叫馥宁的,嫁去了定国公府。定国公府的二小姐开了女子学堂,请她一道去讲医理课,这孩子就是学堂里的,渐渐地学深了,愿意继续学,馥宁就把人给我送来了。”张氏的闺名,馥宁。

“可是大长公主的掌上明珠,朱锦?”

“正是,她开了个学堂,只收市坊间平民百姓家女孩子去读书。”

曾经的龙家少夫人,现在的当家主母龙夫人心里一动,趁二人说话停歇的空当问林女医:“敢问林女医,不知我家能不能送姑娘去朱二小姐的学堂?”

“这具体的事还是得亲问朱二小姐才好。”这是实话,林女医对朱锦的学堂知道的也不多

龙老夫人知晓儿媳妇的心思,他们家一直随夫在外,此次回京城定居手头上有千百件事忙不过来,常年在外换防换驻,孩子们也没个正经的老师,入了京城那么多世家豪门的小姐姑娘,若是在闺学里遇上她们又怕自家孩子受委屈,若是能送到朱锦处,是个不错的去处。

龙老夫人就接过话茬说:“你我是老姐妹,没有你也没有这三个孩子,我也不瞒你,我们一家子是兵鲁子出身,是真没能好好教导姑娘家。此次回京定下来,我们也想给孩子们找个好闺学好老师,崇文阁里都是金枝玉叶我们不敢高攀,若能得朱二小姐教导,已是荣幸之至。”

林女医决计不敢应承沾手,推辞说:“你们不如就直接派人捎信去问问,少绕了我这道弯。”

龙家人回家后马上写信,派了心腹送去。

朱锦看到消息,下意识就是不愿意的,说定了只收市坊间的女孩子们,若是破例收了龙家的两位姑娘,岂不让现有的学生们寒心。

朱锦斟酌一番后,写信回复感谢龙老夫人和龙夫人的赏识,陈明学堂成立之初便有定则,只面向市坊间的女孩子们,是以不能收两位千金为徒。以龙家的功勋和资历,两位千金入崇文阁读书易如反掌,再谢青眼。

又附上了学堂里的课程安排,基础的读书认字和简单的医理法理入门,再加点杂学侃大天,实在不是官宦女子的教育规格,想让龙家人打消念头。

龙家人不死心,又说如果不去学堂,能不能请朱锦亲自上门教导,龙家愿以百金学资奉上。

朱锦不解,为何非要做她的学生,想要继续直接拒绝,但是又不能伤了脸面。

心烦之际,看见手边还未收好的朱纯的家书,里头提到了和四公主处得不错。

四公主,魏令,皇后娘娘。

朱锦灵机一动,算了算,明儿就是每一季慕老夫人定期进宫觐见皇后娘娘的日子,快速写下一张条子令绘星连夜送至靖国公府给老太太。

大兴仁孝治国,风气开放。内廷规矩,皇后家人每三个月可进宫探望一次,皇后以下妃位及以上的家人没四个月可进宫一次,妃位以下则半年一次。

不出朱锦所料,次日晚饭前,内里传出旨意,龙家上下骁勇忠义,劳苦功高,于国大益;龙氏举家效忠,朕亦不可负其家人,特令龙氏孙辈二女入崇文阁侍读受教。

当晚,龙家来信抱歉叨扰,拜师一事不了了之。朱锦爽快回信,还送去了两套合适姑娘家用的文房四宝,祝两位千金学有所成。

慕兰卿一看见母亲带来的信儿就明白了朱锦实在不愿破例教学,与母亲一道用了午膳之后,便趁午后去太元殿请安谢过圣上之时,婉转地提了一下听说龙家在寻闺学老师,好似想请朱锦,真有眼光。

慕兰卿点到为止,魏寅自会咂摸,他不愿这些经年累功的武将家有过多的联系。大公主、大皇子妃、再到即将成为英王府世子妃的周沁羽都曾承教于朱锦,各个都请她送嫁,在世家贵女里这地位这分量可不能再提高再扩大。他们做一般的官宦富贵闲家就好,可不要再显赫过头了。

于是旨意就出来了,最好的闺学在崇文阁,跟着国手们和公主郡主们一道学最好了。

龙家谢过天恩浩荡,只能作罢,按时去找舒宁长公主报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