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31章 仪式感

第31章 仪式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返回学田的路上画砚就压不住兴奋和早上跟来的村民说了审案的结果,听说那贼人夫妻被判了二十年的重刑,大家都是十分高兴。毕竟不论在哪里生活,没人愿意周围住着恶人,奸懒偷盗拐孩子没有一样能忍的,这样的人就应被关进大狱,斩了都不为过。

结了案子心中轻松,路过果子行的时候程颂把店里的几筐胭脂桃全包了。

当初刚搬到秀才院的时候他只是给村里孩子们分了些水果,之后与自己来往较多的也只限于几个帮工。这两日收拾贾氏夫妻村民们虽说没出大力,也都站在了他这一边,早上还跟着一起把贼人送进了县衙。

就冲这份支持,程颂想着怎么也得表示一下,再借机和村民熟悉熟悉。这村子就三十几户,还都是贫苦人家,抗风险的能力都算不得多强,增强些团结互助的凝聚力对大家都有好处。

果子行有三辆独轮推车,但就一个能送货的伙计,程颂买得多一次送不完,没等他想好是不是自己推回去,跟着来的村民就争相上手帮忙了,推着三辆车一路热热闹闹地回了学田。

进了村子,程颂将差役请进了秀才院堂屋,送上酸梅汤让两人先歇息歇息,又去制糖院子通报了一下审案结果,说完重点强调了一下午饭吃外卖,不出意料赢得了孩子们乱七八糟的欢呼声。

几筐胭脂桃送进院子后,程颂让画砚给果子行伙计也打了碗酸梅汤,卸好的桃子暂放院子里,得先陪差役将公事办了。

除了贾二夫妻和两个孩子,别人也没进过他家院子,有差役在,村民只能在门口看个热闹。

这家东西不算多,两名差役很快将身份文书和藏匿的银子银票搜了出来,这贾二甚至将梁家的房契也偷来了,只是还没出手,也不知是没胆量还是没找到买主。

收好文书,将银票和房契交到梁言手中,两名差役的公事就算办完了。他们又随程颂回到小院,按照县丞的吩咐照市价买了十斤杏干五斤杏仁,付给了程颂两千五百文。

程颂收下钱,又给两位差役各装了一小包的杏干杏仁,道了辛苦,两人也挺高兴,正好借着果子行的推车把东西一起拉回了县城。

外卖还没送来,程颂索性和黎仁诚一起给村民先分水果,他买得多,吆喝采摘小队的孩子们去把消息散散,让每家都来领桃子。

胭脂桃红得正好,正当季价格也不贵,好一些的十文一斤,但这个价格佃农村是没人会去买的。现在程小郎君说惩戒了贼人要庆祝,免费给大家发,既是家家有份也就没人觉得不好意思领了,每户都端了盆子领了十几个回去。

一连串的感谢听下来程颂笑得脸都要僵了,不过心里却是十分痛快。剩下的一筐多桃就放在制糖院子,让帮工和孩子们随便吃,反正也放不了几日,桃子也属于不怕多吃的水果,吃得好心情好干活都有力气。

午时过半,章清谢驰才带着和乐居的外卖过来,他们要得多,店家准备得时间长,两人的驴车中都装了好几个食盒,下午回城还得顺便还回去。

菜品都是双份,怕路上颠簸,点的菜都是少汤水的。程颂在秀才院堂屋摆了一桌,他想邀请舅父舅母一起过来吃,不过老两口都是等两个表哥卖完豆腐回来才开饭,程颂只得端了几道菜过去,其余的都送到了隔壁院子,还从那边提了一桶酸梅汤过来。

堂屋这边就是程颂黎仁诚画砚加上章清谢驰以及梁家两兄弟,坐定开吃后,章清谢驰打听起今日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县衙门外村民们也说了一些,他俩就以为是程颂被偷了钱袋,可刚才又听说还有拐孩子的内情,这两人也很是好奇。

程颂折腾了一早上,正急着往嘴里送肉,这和乐居的蜜炙肉也还可以,尝着像抹了甜面酱,味道虽比不上洒了烤料辣酱的版本,起码火候是合适的,烤得也算焦嫩。

画砚没等程颂吃完,抢着把话头接了过来,义愤填膺地把贾二夫妻的恶行讲了一通,听得章谢二人都没顾上动筷子,直感叹世间竟有如此恶人。

腹中打了底的程颂想起看过的那些暴虐残忍的社会新闻,默默叹了句岂止。

梁言兄弟也在,程颂不想多聊这个,主动转了话题,问起黎仁诚贾二夫妻租种的十亩地会如何处理。

“以往佃农都是正常退租,手续结好学田那边再寻租即可,现在正值冬麦收获,虽说那十亩地种得懒散,也得将麦子收上来再租,可能县学会雇人来收。”

“那地黎兄能租吗?”

程颂知道黎仁诚没有精力多种十亩地,这么问其实是他自己想租,可他不是无地贫户,县学肯定不租给他,想着能不能借黎仁诚的名义租下来。

“应是难办,县学的地本就是租给无地户,赁给我的五亩已是当初夫子照顾我家情况给的特例,再多租十亩恐难批下。”

程颂听完才想起黎仁诚不算无地户,之前自己一直把这点忽略了。

“颂弟可是想租那十亩地种菜?”

黎仁诚现在对程颂的想法已能猜准不少,院中菜畦里的辣椒西红柿还在盛果期,种子更是晒了不少,程颂也提过这季节可以再种一茬。

“是,小弟是有租地的打算,想着麦收过后再种一茬辣椒西红柿,应是不耽误冬小麦的播种。”

听程颂说要种这两样,桌上的几人都来精神了,那辣酱和酸甜酱的味道他们都尝过,甚是美味啊,当然是种得越多越好。

“既是如此,我租的那五亩地可以先用来种菜,其他佃农那里也可打听一下,只要交够了粮食,县学通常不干预这几月学田地里种什么。”

“多些黎兄!”

程颂向黎仁诚道了谢,五亩地也能种不少,回头与吴婶子他们商议一下,向这些帮工家再租几亩应也不难。

“这几月的收成也是与县学各半吗?”程颂接着问。

“并非,麦收后这段时间村民大多会种杂粮,这也是他们一年的主粮,县学都是按照每亩地半斗麦子的标准收取这段时间的地租。”

大琞的一斗是十斤,程颂根据水果的重量和个数估算过,这个斤与现代的五百克差距应是不大。

一亩地收半斗麦就是五斤,换算成银钱就是三十五文,按亩收三百斤杂粮算,就是大概九百文,地租不到百分之四,算是良心租子了。

“那从合山回来后,就找几家佃农谈谈合作种植。”程颂把想法说了。

“合作种植?”章清谢驰已经被程颂不时冒出的新词练习惯了,但不明白的还是得问。

“与县学和佃农的关系有些类似,就是种什么我说了算,佃农出地出力,种出来全都卖给我。”

模式解释起来很简单,但也未曾听说哪里有人这样做过,连黎仁诚都觉得程颂这主意很是有些新奇。

去合山县自然是为了梁家兄弟,贾二夫妻将两个孩子的身份文书毁了,既然长宁官府给开了凭据,这东西还是尽早办好省心。在现代丢了身份证就得马上补办,穿到大琞程颂这个意识也没丢,虽然两个孩子暂时没什么用文书的地方。

听说他们明日就去合山,章清谢驰也报名一起,程颂看出他们是把这一趟当农假游了,搁现代几脚油门的距离放在这时候就能算个远门,难免引人向往,去就去吧,他俩家里都有驴车,一起去也没什么不方便。

定好明日之约,章清谢驰就带着和乐居的食盒离开了,难得这次回去有车,走前程颂也给他们一人装了些杏干杏仁。

秀才院清静下来后,程颂和黎仁诚叫来了梁言梁文。这一两天的事情发生太快,又是下套又要上公堂,程颂原本担心他俩会后怕,不过刚才饭桌上看这小哥俩吃得都挺香,倒像是没受到太大影响。

黎仁诚和画砚站在程颂身后,有些发懵地听颂弟/少爷很是认真地表示了一下对两个孩子的欢迎,说以后他们就是一家人了,碰到任何困难都可以说出来一起想办法,遇到开心的事也要一起分享庆祝,希望他俩能在这里安心地住下去,大家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程颂的用词虽然有些新奇但表意非常真诚,梁言被他的一番话感动得掉了不少金豆子。梁文虽然也跟着去了衙门上了堂,但对今天发生的事并不能完全理解,只是听哥哥说以后不用再见贾二夫妻,他俩还能和画队长一起住在秀才院了觉得特别开心,可这么开心的事为什么哥哥哭了?

想不通的四岁娃娃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情绪的碰撞,开心地抱着哥哥哭了一场。

程颂打死不会坦白为了这场欢迎仪式他临时篡改了自己历任班主任的开学讲稿,仪式感仪式感,最重要的不就是感嘛!瞧瞧俩孩子多捧场,都被自己感动哭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