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38章 提亲

第38章 提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次日一早城门刚开,方四爷派来送绢布的骡车就到了,跟车的伙计说是能一路替他们送到长宁,程颂不免赞了句方四爷周全。

这两日没再下雨,回去路上好走了不少,午时刚过就到了学田。章清急着回去和父兄商量开分店,没在学田停留,和谢驰一道直接进了县城。

黎仁诚先下车进了院子,秀才院还有间只有土炕的空房,被程颂用来摆了不少辣酱罐子,黎仁诚进去挪罐子把土炕腾出来准备放绢布。

制糖院子的帮工也看到他们回来了,石头先跑出来对程颂说衙门上午又来人了,说是县丞让他们回来后去趟衙门。

“去衙门?是又要买杏干吗?”程颂问,买杏干杏仁带钱来就行,怎么还得货主送货上门?

“不是杏干,是收成,这两天麦子都称出来了,灌了土肥的地收成都涨了!我家一亩地就收了四石,黎秀才那五亩地每亩还要多两三斗,县学派人过来称麦子你们没在,收成多得把管事都吓着了,大伙儿也乐坏了,别提多热闹了!”

看见程颂,吴婶子往锅里多舀了勺糖水,追着儿子也出来了,话里的喜悦托得嗓门都高了不少。

程颂听完也挺高兴,学田的收成每亩涨了一石左右,就是三成多,没有下等田的五成增收幅度大,但也不少了。他已经听黎兄说过他家村里的收成,对学田的增产不算意外,不过县丞找他干嘛?问怎么肥田?

不管什么缘由,衙门来了人自己就得去,程颂让石头帮着把布送进小院,自己进去找黎仁诚说了县丞召唤的事。

其实衙门来人是让黎仁诚去回话,毕竟多数村民都以为用腐叶土肥田是黎仁诚想出来的法子,吴婶子他们虽然知道那是程颂的主意,但这俩人总是同进同出的,无意间已经被大多村民当成一家看待了,石头也没把话传明白,这两人就趁着时间来得及一起进城了。

县丞看他俩一起来了也没觉出奇怪,上来就问了肥料的情况。黎仁诚回话是程颂的主意,自己只是照着做了。程颂表示这法子是自己无意间听来的,但他没下过田,具体怎么做还得问黎仁诚,要不是他对耕种熟悉,施灌精准,那肥料灌下去是增产还是烧苗还真不好说。

程颂不是非要谦虚,他自己确实是理论派,不止黎仁诚自己租赁的五亩地是他施的肥料,其它村民的技术指导也是他负责的,所以县丞要是想了解特别具体的操作,只有黎仁诚能答出来。

听两人把功劳都往对方身上推,县丞坦言田地增产是大事,两人肯定都有功劳,可惜用作实验的只有部分学田,还都是上等田。县里召他们过来就是想把法子弄明白,再选几个村子推行下去,如果明年的收成都有增长,那肯定是要给他们二人奖赏的。

“中等田和下等田也有尝试。”黎仁诚听完县丞的意思,报出了家里和村中田地增产的情况。

听说下等田和中等田的增产能达到五成,县丞忍不住探身向前,拔高声调问道:“当真有五成?”

“确实,大人可派差役去村中查实。”

查是肯定要查,还得快查。

县丞马上吩咐人把农正找来,问了黎仁诚家所在村子的麦收情况,回复是因那村子距离县城较远,而且土地多贫瘠,今年的粮税统计还没轮到他们。

“安排人尽快去村中查看,将麦收情况报上来。”县丞立即交代下去。

“黎兄打算何日归家。”出了县衙,程颂问道。

之前两人已经商定学田的五亩地用来种辣椒西红柿。种子够多,黎仁诚想把家里的十亩地也都种上,成熟后运来学田,但他家没人种过这两种作物,也不方便讨教,最后在程颂的建议下还是决定继续种粗粮,就种黄豆和蚕豆。

程颂说这两种豆子他打算多收些,准备用来加工做酱,只要品质好就可以出一个比市价略高的价钱,而且豆子收完了铲掉的根茎也是很好的绿肥,可有直接肥田用。

“明日,大人既已安排,差役应是这两三日内就到,我还需尽早赶回家中。”

村里今年收成好,等差役去了肯定要到他家询问,家里母亲不下田,大姐和幼弟都不是应对官差的合适人选,还是得黎仁诚自己回去。

“确应早回,那个,我与黎兄一道可方便?”程颂突然问道。

程颂这一问也是发自本能,根本没什么清晰的想法,只知道若是他不跟去,黎兄肯定又是徒步回家。他刚陪着自己去了合山,忙了两三日半刻没歇就被召去县衙,明日一早又要赶路,实在辛苦。自己要说给他雇个骡车黎兄肯定拒绝,但要说是他也跟着去,那黎兄肯定就不能拒绝了。

黎仁诚确实没拒绝,这段时间但凡是重要些的事情,两个人总是一起应对,他俩不论谁陪着谁,人在身边心里就踏实。

“你们也去?”程颂对上眼前的三个小萝卜头。

“自然,黎秀才平日帮了少爷那么多,若不是黎秀才,画砚的预考也无法通过,如今少爷要去黎秀才家中拜访,我们当然要同去,要去向黎秀才家人道谢,还可帮着黎秀才家人种豆子。”

画砚答得理所当然,少爷去黎秀才家怎么能不带自己,自己都去了怎么可能丢下梁家兄弟!

程颂快被他话里的一串黎秀才绕晕了,直指关键问道:“那你问过黎兄吗?万一他家中不便接待我们这么多人呢?”

三小齐齐转头。

“那就同去吧,家中也能住下。”黎仁诚直接答应了。

回复他的是三声接力的“哦耶!”

这次出门不像以往,虽然走不了几天,但几十匹绢布值不少银子,放在院中还是得有人帮着留心。

程颂去了趟舅父家,两个表哥答应这几日都住在秀才院,夜间有他俩看着,白日隔壁做活儿人多,保证不会有事。

不知道要在黎家住几天,程颂只租了骡车没雇车夫,反正黎仁诚也会驾车,少个车夫也好安排住宿,多押几两银子即可。

骡车比步行快得多,赶到黎家只用了一个多时辰,快到时黎仁诚先下车打开院门,引着骡车进了自家院子。

麦收后还不知接下来种什么,黎家人这几日都没下田,黎仁诚到家的时候大姐黎仁宁正带着二弟黎仁平翻整菜畦,三弟黎仁安和黎母在院中搓麻线。

车刚停稳程颂就带着画砚他们赶紧下来了,主动向黎母介绍了自己,三个孩子也跟着向黎家人施礼问好。

黎仁诚驾着骡车回来家里人就挺惊讶,见到还有客人跟来就更意外了。

程颂自然猜不到,打从在这个村子安了家,除了偶尔走动的村民,他和三个孩子可是黎家几年来第一拨真正的客人。

听说程颂就是有一手好厨艺的学子,黎家人很是热情,招呼他们在院中落座休息,黎仁宁去烧水,黎仁平帮着大哥给骡子卸车。

“我去河边割些野草回来吧。”

黎仁平和大哥说,家里没有能喂骡子的饲料。

“不急,进村前休息过,带它去河边饮过水也吃了草,下午再去割些回来就是。”

卸好了骡车,黎仁诚过去坐到程颂身边,听母亲正在夸他做的辣酱好吃,黎仁安则是洗好了一盘野山桃,招待画砚他们一起吃。

“家中可是有事?”

到底是一家人,虽然他们尽力表现出了对程颂的欢迎,黎仁诚还是看出了家中气氛有些不对。

看黎母表情有些为难,程颂问黎仁诚是不是需要他们先回避一下。

“无妨,颂弟安坐。”

说罢看向二弟,用眼神询问他出了什么事。

“是那杜四。”

黎仁平看了看母亲,犹豫之后还是说了个名字,脸上也没了笑,语气中还带了些激愤。

听这名字黎仁诚就皱了眉:“杜四如何?”

“昨日,杜四请了媒婆来提亲。”这句是黎母回的。

黎仁诚听完脸色更难看了,程颂和三个孩子虽然不明白,不过黎家适婚的女性就一个黎仁宁,既然说到提亲全家人都是这个态度,谁都能猜到这人定不是个良配。

程颂轻轻拽了拽身旁黎兄的衣袖,黎仁诚转过头,面色微冷但也耐着性子给程颂简单说了一下这人。

杜四家不是流民,几辈人都生活在这里。他家人口多,也算得上村中大户,但他本人在当地口碑极差,二十出头就把自己混成了远近闻名的废物,没本事坑蒙拐骗也够得上奸馋懒惰。至今没饿死全靠他家兄弟多分到的田地多且没分家,不着调的爹娘还总拦着杜四三个哥哥管教小儿子,愈发助长了他变废的速度。

原本黎家与杜家从无往来,与杜四更无瓜葛,也不知这人怎么突然跑来黎家提亲了。

“去年仁诚中了案首,就有不少人家过来提亲,也有想娶仁宁的。若不是当初家中艰难,按她的年岁是早该成亲了,这两年家中情况也好了不少,但他们姐弟都不想考虑婚事,我也不想委屈了孩子,就都推了。”

黎母见儿子和程颂确像是关系很好,也没瞒着,顺着大儿子的话讲起了家中情况。

程颂听完就知道黎家这是碰上了泼皮无赖,但在劝慰之前自己还是没忍住先开心了一下。

这是他第一次明确知道黎仁诚不仅没有婚约在身,而且大概率也没有意中人,这个问题就因为自己心虚,都相识几个月了,他愣是没敢直接问。

“那这杜四的提亲有何不好推拒呢?”程颂问道,若是像其他提亲一样能直接推掉,黎家人不至于都闷在家中犯愁。

“那杜四散了消息说是大姐让他来提亲的!”快憋坏了的黎仁平终于忍不住把话说了。

!!!

这话一出,不仅黎仁诚脸快黑了,程颂也被雷得不轻,我去,先声夺人还有这么不要脸的用法??

“杜四何时来的?”黎仁诚忍着气问二弟。

“他倒没来,是昨日他家中请了媒人过来,母亲当时就推了提亲,这话也是那媒人说的,还说什么既是两情相悦她才来保媒的。”

黎仁平越说越气,很想直接出门去杜家把人找出来狠揍一顿。

黎母安抚地拍了拍二儿子肩膀,把话又接了回来:“我已和那媒人说清了,仁宁与那杜四从无瓜葛,更不可能同意他家提亲,只是不知这话到底传了几家,将来仁宁的婚事会不会受了牵累。”

黎仁诚听完母亲的话,压了压火气刚想开口,就被院门外传来的声音打断了。

“黎婶,黎婶,那媒婆又来了。”

门口递话的中年女人是黎家的邻居,黎家人都唤她马二嫂。

见院子里有生人,这马二嫂也没多说,只说自己刚刚看见媒婆进了杜家,不知会不会再来提亲,让黎母有个准备,说完和黎仁诚也打了个招呼就回自己家了。

“媒婆昨日来过的事邻居都知道了?”

程颂不明白怎么消息传得这么快,难道杜四已经在村里宣扬了?

“这附近三四个村子就一个媒婆,每次她到哪个村都会被人打听是给谁说亲,肯定瞒不住。”

黎母给程颂解释,昨日媒婆还没进黎家门村中就有人知道她是来说哪门亲了,这也是黎母担忧的,怕那媒婆把杜四说的瞎话到处宣扬。

见黎家人听说媒婆又来了表情都不太好,程颂主动拉了拉黎兄衣袖,低声道:“一会儿若那媒婆再登门,交由我来对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