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104章 奖赏

第104章 奖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程颂端着蛋糕才溜出门,画砚就被憋醒了。

在新北村跑了大半天没怎么喝水,晚饭后又忙着向采摘小队狂吹筒车,临睡前画砚才觉出嗓子快哑了,吨吨猛灌,睡着没一会儿就想嘘嘘。

挣扎着爬出被窝,怕吵醒梁言梁文,画砚动作又轻又慢,而且书童还比少爷有脑子,知道套好棉衣再出去。

程颂刚出去,屋里还残留着奶油的香甜。画砚没急到尿裤子,先闻着味串门,可惜什么也没找着,少爷还失踪了。

他以为程颂也去尿了,把鞋穿好就往后院厕房跑,放水顺便找少爷,结果当然扑个空。

寻不着程颂孩子哪肯回去睡,见黎秀才屋里有亮直接就找来了。他本意想敲门,力气用得不大,没成想直接把门拍开条缝,探进头不但看到了少爷,还闻到了刚才那股特别的香甜,大眼睛眨巴眨巴,很快锁定了桌上的奶油蛋糕……

家里只有八寸的蛋糕模具,好在是个加高的,做成的蛋糕被切成三层,中间全涂满奶油。程颂还开了个黄桃罐头,切了不少果肉丁。

蛋糕上的祝福语也纠结了好几版,最终只落下“平顺安乐”的朴素心愿。

黎仁诚幼年丧父又经历过背井离乡的漂泊,程颂只希望他今后的日子能平安快乐。

如果能顺利入仕,凭自己的赚钱能力,定能保他不为金钱折腰,可以做个清清正正的官员,但若仕途不顺,自己就是他随时辞官的底气,做生意还是做学问都随意,他都陪着,总归未来会是条平安路。

秀才院的厨房只有一把菜刀,几乎是程颂专用。他先把带“乐”字的部分完整切下来递给黎兄,又把余下部分切成六份,分给旁边端着碗排队等候的五个娃娃,给自己留了块最小的。

除了画砚,另外四个都是刚被叫醒的,一个比一个迷瞪。好在奶油蛋糕的魅力足够,一个个看到蛋糕后就被香味唤醒了,托着碗握着勺吃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从画砚探头程颂就知道蛋糕不能独享了,他又不想惯着孩子吃独食,索性让画砚回去把另外几个全叫起来,现在大家一起吃蛋糕倒也挺开心。

“哥哥,这果子是桃子吗?”

程胜举着勺子里的黄桃,有些不确定地问。按说这时节不该有桃,可果子的味道却很像桃子,而且比哥哥从云州买来的水蜜桃味道还好。

“是桃子,不过是煮过的桃子,所以味道有些不同。”

大琞的水蜜桃不错,程颂自己也更喜欢鲜果,但孩子们没吃过糖水煮过的罐头,正新鲜着,自然评价更高。

“可现在没有卖桃子的啊?”

“去年煮的。”

“去年?”

几个孩子被去年的说法吓到了,齐齐望向程颂。

“嗯,去年,做辣酱的时候顺便做了点儿。”

程颂面上沉着内里愁,孩子小不贴心,这种不好乱编的问题黎兄从来都不问呢。

“那,那少爷做了多少啊?”

画砚嗦嗦勺子,替大家把最关心的问了。

“就这些,吃完就没了。”

程颂摁灭了麻烦的火种,虽然家里还有,但哪架得住这些小祖宗敞开吃。

其实孩子们最先盯上的是奶油,一勺入口就都激动了,可惜有远见的程小少爷提前公布了吃了这顿没下顿的噩耗。兴奋和遗憾搅和到了一起,孩子们吃得十分珍惜,奶油蛋糕头回遭遇到如此虔诚的食客。

听说桃子也只有这些,几个人下勺更加仔细。还没忘了互相叮嘱,商量着等今年桃子熟了一起提醒少爷多做些。

程颂看着可怜,琢磨着是不是再做一回,不过比起黄桃,更难得是奶油,那才是有限物资,至少当下他还想不出解决办法,只能狠下心肠无视了几只小馋猫。

一人几口的奶油蛋糕吃得孩子们分外幸福,被程颂催着重新刷牙都还挂着笑。

偷摸庆祝膨胀成了小院宵夜,氛围突变,程颂告白的勇气也被折腾没了,没再拉着黎仁诚继续刚才的话题,蔫哒哒也回去睡了。

黎仁诚与他早有默契,没有任何追问回了自己房间,却心思辗转没有一丝睡意。

小灶宵夜数量不多,效果非凡。空气中早就没了奶油味,但黎仁诚觉着那些香甜并未消散,全都聚到了自己心里。

他猜不到程颂刚才想说什么,但自己心中的迷雾却被那份香甜熏得清明了。

一直以来,除了家人,他鲜少与人交往,更谈不上对何人倾心,一心谋求的只有科举前程。

程颂是自己的第一个挚友,两人从相识到坦诚相待,再到如今相互交托着最大的信任,情谊逐渐深厚。而直到刚才打开门看到那人捧着蛋糕寻来,说要送他生辰礼,黎仁诚终于认清了自己的心意。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对男子产生倾慕,但心思明朗后也没什么纠结。

他抄的书多,看的书更多,对这种感情并不陌生。大琞民风开放,男风说不上盛行,但也不少见。

如今厘清了自己的情感,他也未觉羞耻,反而心中安稳许多,只是不知程颂想法如何,不过他并不急着找对方表白确认,还有几月就是院试,他无意在此时给程颂增添烦扰。

表白夭折了,程颂又拾起了事业心。第二日从新南村回来,他就给刘实和陈家又下了二十台筒车的订单。

这东西贵在设计,用料和制作并不繁杂,很多部件都是相同的,对木材也没有太多要求,只要凑够人手,两三天就能打造一台。

程颂给的价钱是十两银子一台,利润已经不低了。

新北村的筒车没等全部装完就成了长宁一景,比曲辕犁引发的热闹大得多。程颂已经有了要事及时上报的自觉,早早去县衙向单筠做了关于筒车的汇报。

亲自看过之后,等不及五月夏收,单筠就单为筒车上了回折子,不惧夸张地把筒车的作用使劲夸了一通。虽然奏折上没写明,但心里盼着圣上能亲派官员到长宁视察一番。

筒车对农耕的作用显而易见,单筠不是贪功之人,但自己治下的功绩也不会藏着掖着,只是他没料到这份期盼实现得如此之快,奏折递出去才五天,京城的官员就到了。

奏折不是加急的军报,五天撑死刚到京城。单筠猜不透为什么考察团来得这么快,也不好多问,而且为首的工部侍郎谢绝了在县衙休整的提议,想要尽快完成公务,单筠只得召唤几位主官立即去了新北村。

秀才院,严家兄弟也收到了京城的消息。那日见识过筒车,严昭就给京城去了信,所以单筠的奏折还没到,盛宣派的人已经出发了。

新北村的荒地是程颂的,筒车的图纸也是他给的,程颂自然要去陪同,收到单筠的传话就急急出发了。他绕着城外好行车,反而比视察的官员到得早。

一番简短的引荐行礼过后,程颂就缀在了队伍边缘。

京城考察团亲眼见到筒车灌溉的便利后也不免感慨一番设计精妙颇具巧思。他们中间有工部的能工巧匠,仔细看过之后大概明白了如何制作,只就几个关窍细节与程颂做了详细确认。

县衙跑得多了,程颂早没了见官的紧张,进退有礼对答顺畅。听单筠说朝廷可能在全国推广筒车,立刻把图纸无偿递了上去。

他本就没打算靠卖筒车翻车挣钱,做出来就是为了解决灌溉难题,保障收成助力增产,让更多百姓吃得上饭。如果参照翻车价格,那一台筒车至少得卖个五六十两,很多地方就是举全村之力都买不起。

听舅父说筒车转起来后耕田的效率提升了不少,程颂还打算给周边的贫困村子捐赠一批。但这东西虽说两三天就能打造一台,但仅长宁县下辖就有好几十个村子,整个云州那得数百个了,仅凭长宁这两间木工作坊根本供不上。

可如果官府出面大量征集工匠赶制,那速度必然快得多,程颂听完巴不得尽快开工,哪会心疼一份图纸。

急着回京复命,工部侍郎带着考察团离开新北村后直接去了云州码头。

程颂随着县令一行回了长宁,他不清楚全国推广是不是需要百姓自己掏钱,官府仅出技术,便向单筠提了自己想给长宁的贫困村子捐一批筒车的想法,单筠听罢直接拒了。

“不用你捐,县里拨钱给每个村子打造一台筒车,想多装的再由自己村子出钱。”

单筠听完程颂的想法,心里赞赏。不过去年的灾民安置程颂就出了大力,他买下的两处荒田又雇了许多贫民做工,据说工钱待遇都不低。如今又做出了水车,攒下的关注够多了,年前糖商那出还算不得完结,单筠怕他风头过盛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程颂没想那么多,以为只是衙门想为百姓做些实事,还搜肠刮肚拍了几句马屁,听得单筠直皱眉,直接转了话题提醒他院试将近,须要多用功读书。

考察团都回京了,单筠的奏折才被呈了上去,加上工部的回报,盛宣下了两道奖赏的圣旨。

一道是赏给单筠的,虽然没升官,但把他的俸禄提到了正六品。

正七品的县令领正六品的俸禄,意味着等到年底官员考核或是单筠下一个任期满了,最次也能连升两级,若是这期间施政无过甚至有了新政绩,五品的位置都可以展望一下。

另一道奖赏是给程颂的,奖的自然是他建造水车上呈图纸的善举,赏的是三千两白银和一千亩上等田。

圣旨要在长宁县衙宣读,黎仁诚担心程颂紧张,陪着一起来了。这是程颂穿越之后第一次接圣旨,也是第一次行跪拜礼,心情有些说不出的复杂。

宣旨太监姓薛,是盛宣跟前的老人,见程颂得了赏赐既不惶恐也没有过多的喜色,还赞了他一句少年有为宠辱不惊。

礼过之后程颂那点别扭很快就消散了,借着道谢的机会把提前准备好的一百两银票递给了薛公公。对方也没客气,直接收下了,再开口的语气又温和了几分。

薛公公倒是没急着走,在长宁停留了一晚,但接待的工作由县衙负责,无需程颂坐陪。领完银子单筠就让他俩回学田了,一千亩良田的位置还没定,等忙过这几日再通知他来衙门办地契。

穿越之后,程颂在祖母那里领过零用,在亲爹手里坑过束脩,更靠几桩买卖挣过大钱,唯独没从官府领过赏钱,还是皇帝发的,新鲜多过骄傲。

三千两赏银是实打实的银锭子,程颂还带着圣旨,主簿派了几名衙役帮忙抬银箱顺便护送他们二人回学田。

程颂嫌沉,想直接把三千两存到钱庄,但这银子是皇帝赏的,他又担心马上存了会否有忌讳,只能先带回秀才院和圣旨一起供起来,至于钱怎么用之后再说。

“没想到我突然就和皇帝有了关系。”

衙役们在前面推车,程颂跟在后面和他黎兄偷偷说小话。

黎仁诚没明白,直接问什么关系。

程颂把声音压得更低,几乎附在黎仁诚耳边,悄声道:

“金钱关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