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13章 排骨

第13章 排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都不用穿回家翻书,什么什么的问题就有了答案。

程颂虽然记不清书上怎么写的,但他知道家政阿姨每天都要带走什么。

大致就两类,所有的厨余垃圾和一切纸制品。

他做题的草稿纸,快递包装盒,连小区过期的物业通知都被阿姨撕走了。

秋天小区里的落叶她也捡,说以前老家土灶的草木灰也是很好的肥料,这东西以前程颂没什么机会见,现在厨房灶膛里天天不少清理。

想好了要堆肥,程颂提醒画砚:“中午吃完排骨,剩下的骨头都别扔,以后家中剩饭、淘米水、厨房剩下的蛋壳菜叶都不能扔。”

“为何啊少爷?”

“有用,这皮也不能扔。”

程颂指了指画砚手中的柑橘,“还有灶膛里的草木灰也须留着。”

谢驰和章清也好奇上了,“程兄,这吃剩的骨头能有何用啊?”

“先保持期待。”

吃剩的骨头,发霉的豆腐,为何程兄/颂弟让他们期待的都不怎么想要期待呢……

叮嘱完画砚,程颂打算回厨房看看排骨的火候,正好王止买好陶罐回来了。

代买一趟的费用是五文,程颂对王止家的这个服务项目愈发满意,确实能给自己节省不少精力。

“这时节应是没什么落叶,就捡些枯枝,铲些大树下的松土,不用深挖,千万不要铲出个大坑,混着草根烂叶的泥土最好,就这样的给我挖几车,二十文一车。”

这附近的山上都是植被茂密,多年积累的表层土应该很适合做堆肥土,程颂自己没时间尤其没力气挖,他也不打算让黎仁诚去。王止家的兄弟多,他就直接问了,如果不行他就去雇几个佃农。

“就几车土,哪用得了二十文,一车土公子给十文即可。”

王止高兴地说,铲土可比送干柴还省力,不用劈不用晒,这山离学田也近,铲好一车送过来一个时辰都用不了。

“公子打算要几车?”

“先要五车。”

程颂看着王止的独轮车估算了一下。

“我这就回去取锹镐,唤家中兄弟再推辆车来,今日之内定将五车土与公子送来。”

王止说完将车停靠在小院墙根,就要回县城,被程颂叫住,给他打了碗水又塞了两个昨日孙大做的炊饼:

“今日若干不完,明后日也来得及。”

画砚看王止来送陶罐就跑出来了,问少爷这些东西怎么用。

之前发酵黄豆用的笸箩已经清洗好了,程颂让他拿几个放到院子里晒晒,再把这些陶罐洗干净,洗好后再烧开水都烫一遍。

程颂自己回到厨房开始处理豆腐,豆腐是舅父家早上刚做好的,豆香味很浓,程颂要了十五块。

做豆腐的技术是从外甥这里学来的,周家人坚持不要程颂的豆腐钱。程颂也没坚持,反正十几块豆腐也不多,将来用量大了再说给钱的事不迟。

做腐乳的十块豆腐用清水泡上备用,其余五块豆腐切薄块,等铁锅腾下来程颂也打算做个煎豆腐。

在灶上炖了一个多时辰,陶釜与铁锅中的排骨都熟到软烂脱骨了,最后大火收汁的时候程颂翻动得很小心,怕温度太高把陶釜烧裂了。

有惊无险地收好汁洒上芝麻,陶釜中的排骨就烧好了,铁锅中的也盛盘后程颂开始煎豆腐。

铁锅毕竟不是平底,说煎其实算是半煎半炸,裹好蛋液的豆腐煎熟后再倒入调好的料汁烧开撒上葱叶就完事了,虽然没有平底锅好用,倒也影响不大。

排骨都盛出后,程颂将陶釜涮洗干净,自己抱着陶釜,让画砚端了一碗切成小块的排骨,一起给吴婶子家送去。

就借个陶釜,吴婶子哪好意思收下一碗排骨,说什么也不肯要,可架不住程颂坚持给:

“这排骨吃完,剩下的骨头吴婶子如果不用剁来喂鸡,就还给我送来。”

画砚……

吴婶子……

趁吴婶子被这不同凡俗的请托惊闪了神,程颂和画砚放下排骨赶紧离开了。

“少爷,为何给吴婶子家送小块的排骨。”

画砚以为那些小块是给自己的。

“她家里老人孩子多,一碗都是大块,家中大人可能都不舍得取食,小块的兴许还能人人尝个味道。”

程颂也不是豪富,做顿排骨能让家家都吃个饱,一家人都能吃到两口解个馋,让日子多丝甜味就好。

“回去我给舅父家送些,你再给孙大家送上一碗,那小块的还剩不少,你想吃哪个都行。”

程颂对画砚说,反正都一个味儿,也就小孩能从形状再吃出点乐趣来。

“好嘞!”

“颂弟,这排骨太香了,比和乐居的蜜炙肉还香!!”

猪肉铺少东家从小不缺肉吃,但这么香的排骨真真是头一次吃到!

不止排骨,所有做法的猪肉都没这个好吃,骨酥肉烂、香嫩不腻!

平日章清最喜欢家中放了豆酱焖炖的五花肉,这一半骨头一半肉的排骨总觉吃起来不过瘾,没想到程兄能将排骨做成如此美味,那和乐居的蜜炙肉根本比不了!

“不止和乐居,府城唐家的望景楼也做不出这么好的味道。”

谢驰祖父虽已致仕,但毕竟为官十余年,也算当地数得上的乡绅,时不时会收到一些饮宴邀请,谢驰没少跟去见世面。

“望景楼也是馆子吗?能望什么景啊?”

画砚边吃边问。给孙家送完排骨,他给自己也盛了半碗小块的,啃块大的再夹块小的,也不知吃得是个什么章程。

“望景楼是府城最大的酒楼,几个大厨都是厨艺精湛,不但猪肉做得出名,夏秋时节还会推出几道海鲜河鲜的菜式,在云州府甚至河东都有些名气。”

谢驰家中对本地的官员富户了解得多,讲起这些也是头头是道,其余几人都是认真吃,安静听。

“望景楼的东家姓唐,原本就叫唐家酒楼,后来生意好了想扩大店面,就买地建了现在的望景楼。

老的唐家酒楼位置算府城中心地带,现在的望景楼离运河码头更近,而且这地方有块前朝建筑留下的台基,那台基就有多半层楼高,夯得很是结实,唐家就将酒楼直接建在了台基上,所以酒楼虽只有两层,却比一般的两层铺子高上不少,坐在二层就能将运河码头的热闹尽收眼底,唐家就干脆将酒楼名字改成了望景楼。”

“那望景楼的猪肉是如何做的?”

程颂听着也有些向往,想着以后有机会一定去看看,都穿到这里了,怎么也得尝尝本地的网红馆子。

“酱烧肘子,味道也算鲜咸浓郁,但不如程兄这排骨烧得好,肥腻很多。”

“肥腻应不是做法问题,肘子肥肉多,排骨肉瘦嫩,想做得不腻更容易些。”

程颂倒没谦虚,这里的猪肘子确实肥得很。

“可惜没有白米饭,就这排骨和煎豆腐的汤汁拌饭,我也能食三大碗。颂弟竟能将煎豆腐做得如此滑嫩,味道也好,今日亏了没去和乐居,否则错过这两道菜,必是悔憾终生。”

章清撑得终于有空参与话题了。

“厨房就两个灶头,来不及蒸饭了,下次提前准备。”

程颂也想吃米饭了,盘算着排骨还有剩,豆腐也还没发酵,要不晚上就蒸一锅,再煎块豆腐,让黎兄和画砚也尝尝汤汁拌饭。

“那个,颂弟,这排骨能不能送我一份,我想带回去给祖父尝尝,原来铺子卖的猪肉还能做出如此味道。”

章清说得有些难为情,颂弟连发霉的豆腐都不舍得丢弃,自己还提出要排骨,实是有些不妥,但这排骨做得确实美味,别处又买不到,除了和程颂讨要也没别的法子,要不自己明天再带扇排骨来?

“这有何难,这陶盆中的既已上桌,就不好再送去请章兄家人品尝,厨房内还有些小块排骨未动,我去装来。”

小块排骨也烧了一锅,除去两碗送人,就画砚自己盛了点,其他都没上桌,还剩半锅呢。

想到这程颂看了眼画砚,怕这孩子舍不得,却见画砚也没什么反应,估计是没敢想那小排骨是少爷给自己留的。

画砚确实没多想,排骨是少爷同窗送的,少爷下厨做的,他一个书童能跟着吃过瘾就够有造化了,还想干涉少爷送谁不送谁,让老夫人知道了还不得说自己想上天,一生气给少爷换个书童怎么办?!

几块排骨事小,少爷首席书童的位子必须守得牢牢的!

程颂很快端着两碗排骨出来:“这小块排骨还有两碗,章兄和驰弟都带去请家人尝尝,今日未曾提前料想,下次我早准备多做些。”

谢驰没想到自己也有,刚才章清说完,他就也有些心动。这排骨做得确实难得,自己也想带回去让祖父祖母尝尝,但实在没好意思张口,现在看程兄装了两碗出来,自是高兴不已,接过排骨连连道谢。

“下次若颂弟还做,我定好好挑两扇排骨过来,我给颂弟打下手。”章清乐着说道。

“我家少爷可不止会做排骨,那红烧肉也香得很!”

画砚见这两人不停称赞少爷厨艺,心中跟着骄傲,自然忍不住要一起夸。

章清!谢驰!

“红烧肉是甚?”这二人齐声道。

“用五花肉做的一道菜,与这排骨有些许相似,改日做了请二位再来小院品尝。”程颂笑道。

“那先谢过程兄/颂弟。”

章清和谢驰以为他们来吃顿排骨再与程颂畅聊一番就回去了,也无须带什么,早上就让车夫都回家了,准备两个人一同走回去。没想到现在一人捧着碗排骨,程颂倒是给每个陶碗上都盖了个盘子,不至于落灰,但就这么端回去也确实不便,偏偏他和黎仁诚都没买过食盒,这瞬间程颂特别想念塑料袋……

“无妨,这碗不沉,我二人端回去就是。”

章清说完,就和谢驰一起告别了秀才院中的程颂黎仁诚,一人端着碗蜜汁排骨走向了长宁县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