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颂弟好意,我这就去与母亲和大姐商量此事。”黎仁诚冲着程颂说。
“呃……黎兄这就同意了?”
程颂还以为自己得费不少口舌呢,怎么黎兄这么痛快就松口了。
“颂弟所言都是在为我家人考虑,我若因些无畏的清高推拒不仅辜负了颂弟的好意,也是徒增家人的辛苦。”
黎仁诚也习惯了和程颂之间的坦诚相待,将心中所想都直言出来。
其实就算没有合租的缘分,程颂只是像雇佣吴婶子孙大那样向他提出雇佣的邀请,黎仁诚也是会答应的。
程颂不仅给的工钱合适,安排的活计也合理,从未过分压榨这些雇工,连供给他们饭食都是和自己一样的,言语间也很是尊重,无怪乎连衙门里的大人都认为他这买卖干得像是做善事。
对程颂的建议,黎仁诚心中只有感谢,若不是自己能力还达不到,他何尝不想全家人聚在一起生活,让母亲、大姐和两个弟弟不再整日为那十亩薄田操劳。
如今颂弟主动开口邀请,言语中还处处为他摆了台阶,黎仁诚自然不会拒绝,这份相帮的情谊虽然暂时还不了,但他是实实在在记在心里了。
比起黎仁诚,黎家其他人对搬去学田答应得更痛快,最小的黎仁安最是激动,这一日下来画砚几人描述的学田景象可太令他向往了!
之前黎母对田地还有些不舍,但出了杜四这无妄之灾,虽然他家是受了惩罚,可以后这事会否被传成不像样的流言谁也料不准。黎母正发愁女儿未来的婚事,大儿子就过来提了搬家,她听罢也没什么犹豫就同意了。
这里的房子不值钱,黎家也不打算卖,想着兴许年底还回来住几日,只需收拾些常用的东西带走即可,只是十亩田地需要安排一下,不卖的话就得找人租出去。
黎母先去问了隔壁的马二嫂,她家也是流民户,之前并不相识,同被分到这个村子后才熟悉起来,平日里两家也是互有关照。
黎仁诚中了案首后,村中人就猜测他家早晚会搬走,只是没想到这么突然。马二嫂夫妇听黎母问她有没有租地的打算赶紧应承下来,她家也只分了十亩田地,倒是她男人能干些,开了几亩荒地,现在两个儿子也长起来了,家里能干活儿的人多,巴不得能多种几亩地。
黎仁诚写了个简单的租地协议,年限暂定为三年,这三年中田里的产出马二嫂家留七成,给黎家三成作为地租,至于是要粮食还是折合成银钱倒没说死,可以到收麦时再说。
这地租比例对马二嫂家来说很是合适。黎家的田不用上税,种出来的粮食都是两家分,若是去别处租田,扣了税钱至少还得分给主家五成,现在这十亩地黎家才要三成,马家上下都是感激不已。
黎仁诚说签协议,但他家没人识字,马家大儿子又去找了村正,请他也在协议上按了手印做个见证。
听说黎家要搬,老村正猜是和今日杜四闹出的事有关,但他多少也算拉了偏架,知道对不住这家人,只能说了几句让黎母保重身体将来黎秀才定有大出息的场面话。
十亩田都处理好了,黎家人晚间点着灯收拾了一通,第二日一大早吃过饭就出发了。
这一趟人多还要运行李,除了黎母一直坐车,黎家姐弟是一次骡车都没坐,连最小的黎仁安都坚持走了一路。程颂画砚和梁言都轮流坐了两次车歇歇脚,梁文倒是几乎在车上睡了一路。
下午进了长宁县城,他们先去和乐居吃了顿饭,又顺路去了趟章家肉铺,程颂打算问问章家开分店的考虑结果。
“上午我就去学田找颂弟,扑了空,没想到你去黎兄家里了。”
章清正好在店里,见程颂找来,上来就说了家中的决定:“父兄对开分店很是赞成,吩咐我去找颂弟签租约,也不知道你几日才回,正想着要不我先带大哥再去趟合山看看铺子呢。”
铺子都没看就要签约,章家父兄也是好胆量,程颂心道。
签约肯定得细聊,程颂让黎仁诚先送家人去学田,自己留下和章家商议租铺子的事,让梁言也留下一起,毕竟是他家的铺子,商定后让章家的车送他俩回去就行。
黎仁诚没意见,虽然一直坐车但毕竟在路上颠簸,母亲也显出不少疲惫,还是得尽快回去休息。
铺子的情况章清都和家里说过了,虽然遭过火烧,但下月就能修整好,也算半个新铺子了,重要的是那铺子位置好,主街人流大,旁边就是猪肉铺买原料也方便,家里人听了都觉得不错。
现在这蜜汁系列日日卖得不错,比原本两家生肉铺加起来的利润都高不少,若不是长宁县城不够大,他家都想在另一家生肉铺里也分个蜜汁排骨店出来。
不过章家也清楚,就算多开一家店,利润增长也不会太大,毕竟全县的购买力已经被挖得差不多了,倒是去邻县开分店实在是条明路,章家父兄都赞叹程颂的主意正。
确定了章家的意向,程颂又问了梁言的意见。租铺子本就是他提出的,程颂帮着找了合适的租户,梁言自然同意,只是提出后院的屋子有三间是不租的,一间是他父母的房间,另两间是他和弟弟梁文的房间,这三间屋子他希望保持原有的样子,其他的堂屋灶房以及几间客房章家都可以随便用。
租金就比照长宁与合山同等铺子,每月十两银子,因为有三间屋子不租,梁言主动减了两个月租金,按一年百两银子计。签好租房合同,收下章家给的第一年租金,又约定好两日后带着章家父兄再去趟合山,程颂就带着梁言离开了。
回去的驴车上,梁言提出要把铺子租金当作他兄弟二人每年的生活费交给程颂,被他笑着拒绝了。
“就你们两个小崽子能吃喝多少,不过既然你们兄弟不能科举,就与我多学些算学知识,平日里帮我算算帐就当抵你们食宿费吧。”
虽然带着点玩笑,程颂也是真想培养一下他们兄弟,梁文还不好说,梁言确确实实是个伶俐孩子,心眼也正,走不了仕途程颂也有些替他可惜,好在梁言自己并不在意,听程颂想让自己学算数做账也是重重点头。
程颂不收他俩的生活费,梁言也没办法,但他坚持把刚到手的第一年铺子租金给程颂,当是重修铺子的费用,这一百两说什么也不能让程颂垫了,这个程颂没拒绝,拍拍孩子肩头把银子收下了。
回到学田,黎仁诚已经将家人安顿好了。来不及再去县学申请租房,黎家人就暂时住进了制糖院子。
佃农村的院子大小都差不多,制糖院子砌了土炕的屋子也有五六间,除了其中一间被做成了仓房,其他屋子收拾打扫一下就能住。只是院子里日日开工吵闹了些,程颂和黎仁诚商量明日就去县学再租个院子。
黎家人刚来,没觉出吵只看到人多热闹了,收拾好屋子等母亲躺下后,黎仁宁就带着两个弟弟回到院子里找活儿干。
知道他们闲不住,黎仁诚也没拦着,就让大姐帮着切杏果,二弟帮着木头担水。制糖院子没井,每日需要从秀才院挑水过来。黎仁安没用大哥安排,自己坐到了采摘小队中间挑拣虫果去了,画队长说了,现在开始做也给他算半日工钱。
黎家人到学田的头一顿饭,程颂绝对不凑合。从章家离开时不但买了排骨,还要了几斤生肉,出城之前顺道去表哥的摊子把剩下的豆腐全包了。
现在周家的豆腐已经在县城内卖出名声了,两个表哥每日轮流守着推车在城门附近卖豆腐,另外一人担着担子走街串巷卖,通常午时前后就都卖完了。
这一日秀才院的晚饭人多热闹,程颂把舅父一家也都请了过来。糖醋里脊、酱肉丝、拌青笋、炒豆腐、改良版的辣椒炒肉、辣子鸡,加上章家的蜜汁排骨和西红柿炒蛋,按程颂的标准全是家常菜,但对黎家人而言就是一桌从没见识过的豪华大餐。
周家当年富裕的时候虽然肉没少吃,但也没尝过程颂这套手艺,尤其是加了辣椒的炒肉,吃起来着实是过瘾。
一顿晚饭过后,两家人亲近了不少,怕他们刚来不熟悉,舅母向黎家人说了不少学田的情况,听说周家做豆腐的手艺也是程颂教的,黎母看程颂的眼神更稀罕了,原来一直心疼儿子租种学田辛苦,但能遇上这么有本事的合租学子,这五亩地租得就是真值。
听说两日后还要去合山,黎仁诚说到时他带梁言陪着章家人过去,让程颂好好歇歇,连续奔波怕他的小身板吃不住。
程颂想了想答应了,要种菜又要做绢花,他也得安静下来好好规划一下接下来这些买卖如何做。
第二日一早程颂就去了县学,打听到学田还有五个空院子可租,除了贾二夫妻原来住的,另外四个程颂都租下来了。
县学管事已经知道他租院子是做吃食用,还雇佣了不少佃农,倒是没提院子不能当作坊用,只说如果将来租种学田的佃农不够住了可能需要回收院子,程颂表示没问题,签协议付租金手续很快就办好了。
四个院子其中一个黎家人搬去住,再有一个程颂准备用来招工做绢花,另外两个院子是备用。如果合作种植谈得顺利,几个月后制酱的规模就大了,一个院子肯定容不下。
程颂带着梁言一起制定了两套合作种植的方案,算好成本后又让黎仁诚帮忙看了看,没有大问题就开始和佃农谈合作了。
担心画砚说不明白,程颂和黎仁诚分头把三十几户佃农家全跑了一遍,通知大家如果对合作种植感兴趣,下午就去自己新租的院子听听细则讲解。
“所有参加合作种植的田地,县学收取的半斗麦子都由我来付,种子也从我这里领,如果选择种黄豆或蚕豆,我会按照七文钱两斤的价格收,如果选择种植辣椒西红柿,不管亩收多少,我都按每亩一千五百文全包了。”
这天下午,程颂当众宣布了自己的合作种植收购方案。
村民们虽然都不识字,但收成的这点事儿还能算明白,往年一亩地种杂粮收成是三石左右,今年都施了腐叶土,往好了想一亩能收四石。县城的粮行一斤杂粮的卖价才三文,他们担去卖顶天五文钱两斤,一亩地最多卖一千文,所以往年杂粮都是留作自家主粮。
现在只要种植程小郎君定好的品种,他就按七文钱两斤收,还管了种子和交给学田的半斗麦子,那他们就是全卖给程颂再用赚来的钱去买口粮也合适啊。有那心善的村民直接问程颂时不时算错帐了,他给的价高了。
程颂让他们放心,说自己知道这个价格高一些,之所以给个高价是因为他认为学田种出来的粮食品质更高有保证,才想让佃农们把这个钱赚了,大家都不吃亏,不用替他担心。
被读书人夸地种得好,佃农们自然高兴,既然程公子说不亏,那就商量商量种什么合适吧。
如果种杂粮,一亩收四百斤,按程颂开的价,能卖大概一千四百文,要是种辣椒西红柿,不管种出多少,一亩地程颂都按一千五百文包圆。
两相对比,佃农的收益差距不大,如果杂粮收成比四石多个二三十斤也能达到一千五百文,要是辣椒西红柿种坏了,程颂不要,他们也没处卖去啊。
想到这点,保守些的农户还是选择种黄豆蚕豆,有些闯劲的佃农就想试试新作物。程小郎君还说了,要是产量特别突出,明年继续种这两种作物,他会给个更高的价钱,那要想明年多挣钱不就得靠今年攒经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