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87章 买地

第87章 买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一个个的,又不是没下过地,让人看了以为咱地里种金子了。”

见娃娃们争抢着往地里跑,吴婶子直乐呵,搅着糖水和其他人念叨。

“还不都是奔那果子去了,豆子粟米哪比得了香甜的西红柿,都得吃饱了才舍得回来。”有跟着搭腔调侃的。

院子里就剩下吴婶子孙大夫妻和村里几个后来的帮工。日日在这小院里干活儿,有时候他们也和孩子们一起听听那小课堂。

第一批印好的识字书程颂没卖,全发给这些雇工了。现在就连吴婶子都快把第一册里的生字记全了。

要是默写估摸着还得缺胳膊断腿儿,但别人写出来她能认得。说也奇怪,只是识了点儿字,心里就有了股特别的知足,觉着自己和以前有种说不出的不一样,高兴劲儿可能仅次于发工钱。

小东家说这是满足感或叫成就感,什么感不感的他们说不明白,反正在这院子做工,感觉挺好!

今天要采摘的是黎仁诚和孙大家种的辣椒西红柿,其实村里的娃娃下田和回家差不多,熟悉得很,但程颂操心惯了,总想安排俩大人看顾着,他还有事要做,便嘱咐石头兄弟先跟着去了,他和黎仁诚回了秀才院。

“劈个裂口,再掰开就行。”

程颂示意取来柴刀的黎仁诚。

“好。”

摆好程颂递给他的五个竹筒,黎仁诚依次下刀,劈裂掰开后取出了已经完成皂化反应的“药膏”。

“颜色较颂弟之前用过的要浅淡许多。”

黎仁诚拿起一条肥皂端详道,他记性好,一眼就看出了不同。

“呃,不瞒黎兄,这‘药膏’有个学名,叫‘肥皂’。”

程颂秉承了对黎仁诚尽力坦诚的好习惯,上报了肥皂的真实身份。

自从于超蛰伤事件后,他就惦记上了做肥皂。虽然普通澡豆价格也不贵,但去污除菌的效果应该还是不如肥皂。

常用肥皂清洁不仅让吃食制作过程更卫生,对个人健康也更有利。

这批肥皂是七月底做好的,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皂化反应也差不多了,今天那帮娃娃们从田里回来肯定土得够呛,下午一人发一块儿,都拿回家好好洗个澡。

“肥,皂?”

黎仁诚低喃,看着手里的药膏,不知想到了什么,嘴角微微扬了下。

程颂的心跳跟着他黎兄的浅笑失序了几拍,清清嗓子问道:“黎兄为何发笑啊?”

“颂弟见谅,我是想到小白了。”

额……

小白是条小黑狗,这制好的白药膏非要用个“皂”字,难怪黎兄发笑了。

“这‘肥’字从何说起?”黎仁诚问道。

他黎兄这是学霸综合征又发病了,程颂琢磨了一下:“黎兄可还记得小弟熬制这药膏时炼制过猪油?”

“自然记得,原来‘肥’从此处来,多谢颂弟解惑。”

黎仁诚认真道。

作坊里工人多,肥皂肯定用得快,程颂一次做了不少,不过这五个竹筒的肯定够今日娃娃们洗澡了。

他把肥皂切成小块儿后就和黎仁诚一起去田里了,辣椒西红柿的丰收景象自己还没见过呢,也是期待得很!

“哇……哇……”

“呜……呜,呜……”

半个时辰后,程颂心中丰收的喜悦就被小队员们此起彼伏的哭声淹没了,擦汗怎么就不知道先摘手套呢?!

趁着程颂安抚一个个哭包,早有准备的黎仁诚去最近的灌溉井打了两桶井水回来,掏出兜里的肥皂,让这些孩子们挨个过来洗脸洗手。

“洗好了就别去摘辣椒了啊,非要去记得摘了手套再摸脸。”

程颂跟个老妈子似的挨个嘱咐。

洗过之后没那么难受了,这些娃娃又对肥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击鼓传花似的没一会儿就把人全招回来排队了,洗手玩泡泡一个个乐得不行,这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心累得小少爷想死一会儿。

程颂与村民们制定的蔬果种植合作价是不论产量多少,每亩一千五百文包圆。

为了让种蔬果的佃农们不用担心亏本,这个保底价他是按照杂粮亩产四石左右计算的,但没想到秋收增产明显,有些种了豆子的人家每亩地的收入到了一千七百文左右。

一两百文对于程颂来说不算什么,对于佃农们而言却是几十斤粮食钱。

为了弥补这个差价,程颂又把全村人召集起来叭拉了一串感谢,而表达感谢的方式就是给种豆的农户每亩地多发一百文感谢费,种辣椒西红柿的每亩地多发三百文,算做风险补偿。

一亩地一百文,十亩地就平白多领一千文。虽然有些种豆的佃农可能对蔬果田地的补偿多有些不满,但毕竟自己也平白多了钱,而且他们就是怕有风险才种的豆子,现在也说不出什么。

若是抱怨多了惹恼了程小公子,把自己剔出合作名单岂不亏大了。于是佃农们虽然心思不同,也都客客气气地把钱领走了,出了秀才院后都在议论明年应该种什么。

丰收虽然喜悦,但太丰收就可能喜忧参半了。

看着院里一筐筐装得冒尖的辣椒西红柿,程颂心中溢满了对家政阿姨买菜眼光的敬意,太毒辣了!

后世的优良品种对上灌足了肥料的田地,再加上佃农们的精心耕种,程颂和黎仁诚保守估计辣椒西红柿每亩能收至少十五石,大概率能上二十石甚至更多。

虽然刚开始采摘没几天,但他们是参照当初秀才院的种植情况推算出来的,误差应该不大。

辣椒还好,考虑到西红柿的保鲜期,程颂彻底结束了杏干制作,剩下的二三百斤送到几个作坊给大家分了,制糖院紧急变更成制酱院,小队员依旧负责清洗和掏种子,其他人负责熬酱。

程颂还从做酱油的工人中调了几个过来帮忙,又在其它院子里砌了灶头,但就这样日日不停也撵不上西红柿成熟的速度。

眼见满院人干得急急火火,每天的工作时间又有拉长的趋势,程颂只能抓紧想折……

论省力肯定是拉去城里售卖,但地里这些虽说做酱消耗不过来,直接卖生果却又有些不够瞧。而且西红柿既能算作蔬菜也能当水果食用。

按菜卖不好定高价,按水果卖肯定多数百姓买不起,思索之后程颂决定还是先去给章家铺子添道新菜,生果的售卖再多等一季。

西红柿炒鸡蛋的扬名速度直接秒掉了蜜汁排骨,推出当日就受到了热烈追捧!

这道菜极为平凡却也极为通吃,南北通吃,老少通吃,甚至咸甜通吃,推出没两天就火遍了全城,没办法,它新鲜呀!

西红柿,没见过,炒鸡蛋,没吃过,那还不快去尝尝西红柿炒鸡蛋!

西红柿卖给章家是三文钱一斤,比起其它青菜一文一斤甚至一文两三斤的价钱已经算贵了,但章家一点不觉着。一份菜半斤西红柿,加上鸡蛋油盐成本不过五六文,十五文一份日日卖得飞快。

有了章家帮忙,生果消耗的压力小了不少,但程颂并未轻松多少。当初一个西红柿的种子栽了半个秀才院,五月成熟后又种了几十亩,如今取出的这些种子,学田的几百亩定是不够用了,加上辣椒种子,再有个万八千亩田地他都不愁。

不过种子是不愁了,程小颂愁地啊!几千亩地去哪儿买啊……

几日后。

“程小郎君今日找哪位大人?”

衙门口的差役都习惯了,有段日子见不着程颂都得念叨念叨。

“烦劳,想找一下负责公厨的官差,我来送个菜。”

……

大琞的地方官衙都有自己的公厨,每日为几位大人和衙役们提供一顿午食。

县级衙门公厨的运转支出由上级州府拨款,但拨下来的饭钱也只够每日提供一顿清汤寡水的饭食,勉强比县学饭堂强上一些。

这一日衙役们刚进公厨,不仅闻到了不同以往的饭菜香,连摆上桌的菜色都丰富了不少。

以往这时节都是满眼各种绿,今日这桌上红彤彤一片,不但有近日正火的西红柿炒鸡蛋、没见过的西红柿豆腐汤,居然还有已经停售了数十日早就馋上了的辣炒豆干!

如此丰盛,难道是衙门进了什么不该收的偏财?

“你想用这辣椒西红柿为县里……创收?”

县丞学着程颂的新词问道。

用过公厨今日的午饭,单筠有些头疼地在厅堂再次接见了程颂和黎仁诚。刚才都在一处吃饭,其它几位大人也跟着过来了。

“是,这两样菜蔬是当初我有幸从商人手中购得,听闻是产自西边,味道和做法都是特别,所以想在县里多种一些,最好能成为长宁特色,多吸引些商贾来交易,让百姓和官府都能多些收入。”

“种菜卖给商人?这西红柿不似能贮藏得住啊。”主簿插话。

“种菜自然不行,就算存得住,用不了两年,别处买去取种也种出来了。学生说的创收是指用辣椒西红柿制的酱,而非鲜果。”

制酱?听是制酱几位大人都先点了点头,程颂做的这酱料味道确实好。

而且不用他再解释,种菜就得买地,甚至可能开荒,做酱也得雇人做工,他挣得多交到衙门的钱就多,可不就是创收,这就是最简单的扶持本地小企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嘛。

很快想通的几位大人看向程颂的眼光又温和了好几度,连单筠心里的纠结都少了些。

他的自评状已经写好了,并写明了希望能继续留任长宁,决定和这小郎君一起扛一扛识字书可能带来的冲击。

如今看来可以把这两样新作物也添上去,给程颂助农的功绩再加加码。

想到这里,再看程颂已经顺眼不少的单筠问道:“所以今日你来府衙既是送菜,也是买地来了?”

长宁周边除了几家大地主,其它的空地都属于官府,单筠猜测那几家卖地给程颂的可能性不大,就算能卖,百八十亩的应是也不够用,否则他不会跑来县衙。

“大人英明,学生就是来买地的,也不用上等田,买些荒地就可以,最好是中等田,不够的话下等田也行。”

程颂开心道,大人果然聪明,还没张口,大人就知道我什么打算了。

单筠懒得听他追捧:“那你想买多少?”

“谢大人,不用太多,先来三千亩吧。”

程小颂乍开一脸憨笑。

单筠:来人,把他给我轰出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