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龙腾小说网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90章 花钱

第90章 花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天后,没等到散学程颂就被黎仁诚从县学叫了出来,说是衙门传信,招来做工的村民已经到了衙门口,让他们尽快过去。

把书包交给跟来的画砚,让他回秀才院等着,程颂和黎仁诚快步进了城。

四个村子一共来了二百余人,虽然其中部分人看起来有些岁数,但身体都挺壮实,程颂大概问了一下,年纪最大的五十四,还能下地种田。

虽然程小郎君说报名就让来,四位官差还是替他把了把关,把个别想把腿脚都不利落的老人送来蹭饭的全打发回去了。

这一趟差事他们一人能得一两银子,心中都挺满意,也想和这小郎君交个好,自然要多替他想想。

程颂听官差说完抱了抱拳,又多给了一两银子让他们去吃顿好的,自己要安顿工人就不作陪了,几人道过谢后就回了衙门。

来的这些人里还有熟面孔,程颂与官差交接完看到与黎仁诚说话的正是杜村正。

当初为杜四郎的事与这老村正有过交集,程颂记得清楚,怎么他这么大岁数也来了,而且他不是村正吗,按大琞律法,村中的户税和一些日常事务都是村正负责安排处理,他能擅离村子吗?

“杜村正是陪着村里人一起来看看,并不打算做工,明日就回去了。”

黎仁诚给程颂解释,其实这老村正为人还算不错,黎仁诚对他并无多少不满。

程颂向杜村正问了好,猜出他是不放心村里几十号人一起出来,想来确定这是个什么活计,回去好给个家人报个平安。如此看来,这村正虽然有些护短,至少对村民是负责的。

杜村正没想到招工的居然是程颂和黎仁诚,心中虽不至悔恨,也有不小的遗憾。若不是那杜四,黎家人即使离开村子也会彼此留个好,如今怕是人家再也不会回村探望,对这村中人也没了念想。

黎仁诚让杜村正无需为难,自家的遭遇与今日的招工无关,还问了他村中来人的情况。他已经看到了村正身后的马家兄弟,就是马二嫂的两个儿子。

马二嫂是村中人的称呼,实际她两个儿子都与黎仁诚差不多大。除了这两兄弟,村里其他人黎仁诚有些认得,有些不太熟悉。

“咱们村子人多,来了六十六人,四十五岁以上的八个,放心,都是能干活有力气的,还有五个七八岁的,听官爷说能行就非要跟来,都在这儿呢。”

说着话杜村正朝后面招手,唤过来五个小小子。程颂看着都不错,虽然有些瘦弱,但一个个肩背挺直,眼睛也都挺亮。

“都跟他们家里说好了,不好好干活儿就送回去,谁都不能偷懒,快叫人,程秀才,黎秀才。”

“程秀才,黎秀才。”五个孩子冲着他们喊道。

程颂心一突,想起自己还有个假秀才的身份,脸一红赶紧向杜村正解释。

“还在考秀才?那也是读书人,那叫程公子,快叫!”杜村正让孩子们重新施礼。

“程公子!”

这环节有些尴尬,程颂赶忙换了话题,与马二嫂两个儿子打过招呼后就让大家跟他先去住的地方,具体怎么干活儿等坐下再说。

两千亩荒地附近有几个村子,但没有客栈,村子里也容不下几百人住宿。

类似绢花作坊那样的仓库大院南城门附近也有,面积还要大一些,但不是衙门的,属于私人经营。

院子主人是开客栈的,那大院当初就是给往来商人放货用的,现在商人来得少,那院子也常空着,只剩客栈偶尔还有人留宿。

程颂原本想把院子租上几月,等建好房子就让这些人搬过去,但与那主人交谈间听出他有卖掉院子的打算。

“这两年生意愈发不好,那大院空着房屋也得定期打扫,否则年头长了屋子就不能用了,就想卖掉做点别的买卖。”

“卖掉?那这院子如何作价?”

“那大院是一千五百两,加上这客栈需两千五百两。”

两层的客栈不大,大概二十几个房间,价格是有些高,同样的客栈放在合山码头兴许能卖个三四千两,但现在长宁的地价便宜,店里生意也不好,就显得贵了些,两千多两都够买三百多亩上等田了。

不过这价钱在别人眼里也许过高,但在程颂看来却是捡了大便宜。

客栈就守在南城门口,出城就是去往云州的官道,实在便利得很,等他把这二千亩荒地开发好了,这边的地价肯定能涨,趁便宜赶快买!

买卖的手续当日就办好了,程颂把原来客栈的掌柜和伙计都留用了,客栈的经营还照旧,客人少又不是没有,挣点儿是点儿,只是最近几日要空出来,后面的仓库暂时住不了人,刚招来的人手需要先住在客栈。

他已经从人力市场雇了人来盘土炕,只是十间仓库才盘好三个。刚来的一百多人见状有不少主动站出来说自己会盘土炕,跟着一块儿动手,这点活儿晚间就能赶出来。

干活儿积极程颂自然高兴,但这些人刚来,又赶了大半天的路,还是先休息休息吃顿饭,反正这土炕盘好了也得烧几天才能用。

刚才过来路上程颂已经在好几个饭铺摊子买了吃食,这时把大家都先聚到了客栈前院,边吃边听他说。

这院子小,椅凳少,多数人只能站着,只有杜村正和同样不放心跟来的另一位老村正搬了凳子坐着听。

待遇之前官差们已经和所有人说过了,程颂先要了解的就是这些人中有多少会盖房的。

听说就是板筑的泥瓦房,一大半的人都站到了有经验的一边,除了二十三个十岁以下的娃娃和三十多个十几岁的少年郎,其他人都盖过。

这就好办了,程颂立马宣布了第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待遇。

“建房辛苦,每日的工钱是五十文,十人一组,每组负责一个院子,建得又快又好的还会有额外的奖励,但不能为了奖励就过分赶工,房子必须盖结实了。”

程颂让这些人自己分组,多数人都是与自己同村人组队,不够人数的再和其他村的凑一凑,一共分了十五队。

等他们分好后,程颂又给那三十几个少年郎布置活儿:“你们可以选择加入到盖房的队伍里,但只能充当助手,边干边学经验,每日工钱四十文,如果不想干这个还可以去山上铲土运土,一车土十文钱,若是力气大的一日的工钱应是比四十文多,但需得估量好自己的力气,不能逞强,容易受伤。”

一下盖这么房屋,需要的泥土量大。程颂买了三十辆推车,运土得两人一组搭配干,要是一组青壮合力,一天估计能铲回十几车土,挣的工钱也多,但这活儿实在累人,程颂怕这些少年吃不住。

可惜他的担心没人领情,少年们全选择运土,盖房子有的是机会练手,但多挣工钱的机会可没多少。

程颂也没法多劝,只能叮嘱他们不可过度用力,若是受了伤不能瞒着,必须治疗休养。

至于最小的这二十多个,虽然带回作坊制酱也行,但他们毕竟刚来,有些还是跟着父兄一起来的,最好先别把人拆开,等熟悉适应了再说。

他们的工作任务就是清理荒地碎石,两千亩地要开荒,捡石头的工作量也不小。

箩筐和手套他都带来了,等明日开始干活儿就给他们配上,只是这些孩子小,需要每日安排人看顾着,一亩地一亩地的清理,不能乱跑。

捡石头的工钱是每日三十文,制糖院的娃娃工钱因为奖金多实际已经涨到每日二十文了,但捡石头辛苦,又脏又累,多给些也是应当的。

都交代好后程颂挑出能帮忙砌土炕的人手,今天就开始算工钱,其他人明日开始干活儿。

仓库土炕还不能睡,只能先在客栈的房间里挤挤,十几人一间肯定有打地铺的,好在天气还不算太冷,凑合几日等土炕能睡人就好了。

每次扩充业务程颂都要为人手不足发愁,不是干活儿的人手,是管理人才太缺。

虽然黎仁诚说他来荒地这边看着,但这不是长久之计。程颂考虑之后,让舅父带着黎仁平来做这个监工。

杏干的制作停了,炒杏仁自然也停了,黎仁平最近都在帮忙熬煮辣酱,但程颂不打算一直让他颠勺。问他也说不出什么特别的爱好,就只是想做工赚钱,那就往管理方面发展发展吧。

舅父家那边,程颂去谈完之后不仅舅父自己答应了,连两个表哥都想去。

打从豆腐制作搬进城里,程颂就安排工人每日将周家做豆腐用的豆子一起挑拣清洗了,加上买了牛推磨,周家父子能干的活儿就轻省多了。

而且做酱油腐乳的全是女子,一群婶子天天调侃两兄弟的婚事,他俩这头早疼上了,如今听说程颂开荒盖房缺人,立马就申请了。

“那卖豆腐的活儿谁干啊?”程颂问。

“本来那豆腐摊子就摆在城门口,现在挪到大院门口,离着没多远,给些工钱让守着卖纸摊的孩子帮忙卖卖,不耽误事。”

舅父摆摆手道。

“既然如此,甚好……”

有舅父带着他们三人监工,程颂就放心多了,和黎仁诚偶尔去看看发个工钱就行。

“干嘛呢?”

洗漱过后回到屋中,程颂去隔壁看了看,见梁文已经睡得人事不知,画砚梁言加上过来串门的程胜勤学盘腿坐了一圈不知在嘀咕啥。

“算算最近花了多少银子,少爷,十日不到,就花了近万两银子了,银票箱子都浅了许多。”画砚愁道。

买地买院子加上置办垦荒用的农具、盖房用的瓦片,还有预定的耕牛,最近花的钱是多了些,但这都是投资,程颂一点没心疼,不过见几个孩子替他发愁的样子,还是挺感动又挺可乐的。

“花就花了,少爷再挣就是。”

“你怎么也来跟着发愁?”

程颂在弟弟头上捋了一把。

程胜抬头看看哥哥,突然有些庆幸他娘眼中只有预考,不知哥哥赚钱花钱的本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